此前,一部《摔跤吧!爸爸》電影(關注用武之地公眾號了解詳情),讓許多人對片中的自由式摔跤產生了興趣,而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 中國式摔跤,同樣世界聞名。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摔跤在我國古代就非常受國家重視,并成立了相應的官方組織,比如唐朝的“相撲棚”、清朝的“善撲營”等這些都是宮廷內御用摔跤組織。 而在當今摔跤界,有這么一位高手堪稱跤壇一代宗師,他就是“跤癡”李寶如!李寶如自幼習武,少年時期先后師從多位武林名家,此后又吸收武術散打、大成拳與柔道等不同武術門類之長,將它們融匯貫通,最終形成手法細膩、功法繁多的京跤風格,終成一代大家。 李寶如 李寶如于1934年1月出生在北京,現年85歲。兒時的李寶如家住北京南城永定門外。永定門外是京城物資供應集散地,住有很多勞動人民,他們的娛樂活動就是聽評書、練武。早年的永定門外武風濃厚,有非常多的摔跤場,大家工作之余就練摔跤。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年少時的李寶如開始學習長拳與太極拳。 兩年后,李寶如正式跟隨北京天橋跤場的何蘭亭先生、摔跤名家劉振山先生(北京跤壇“四小”之首)、跤壇高手趙勤先生等人學習摔跤。其后,李寶如又跟隨張玉先生、滿寶珍先生、卜恩富先生、徐俊清先生等系統的練習了中國跤。 1958年北京摔跤隊 (后排左三——李寶如) 李寶如退休后,從未中止摔跤事業,被譽為“跤壇不老松”。2005年李寶如獲得中國摔跤協會頒發的“杰出貢獻獎”。在李寶如的武學生涯中,他60多年如一日,對武術的學習從未間斷、對武術的執著也從未磨滅。如今的李寶如雖然已經年近85歲,但他依舊神采飛揚,精神矍鑠(jué shuò)。 李寶如(左)姚紅剛(右) 許多人說,“三年拳不如一年跤”,中國跤的實用性可見一斑。在現代MMA比賽中,也有眾多摔跤系的高手。在國內MMA運動員中,“鬼跤姚”姚紅剛就是練習中國跤出身,他曾憑借出色的摔跤技術斬獲武林傳奇的MMA金腰帶。 2004年,23歲的姚紅剛開始正式練習中國跤。一年之后,姚紅剛在北京市的一個摔跤比賽中拿到了冠軍。在頒獎的時候是一個老爺子為他頒的獎,這位老爺子正是李寶如。 不過那次兩人只是一個短暫的碰面,真正認識的是后來有一次在一個健身房樓下。當時有一個摔跤表演,姚紅剛就在其中。平日里,他在網上搜到李寶如的視頻,邊看邊學習。而當天,李寶如老爺子正好在現場,他看到了姚紅剛的身手后,便問他是在哪學的這些技術。 姚紅剛實話實說是在網上學的,老爺子愛才,看到姚紅剛如此癡迷中國跤,便對他說:以后你就跟著我練吧,去宣武體校找我。宣武體校的馬建國老師正是李寶如老爺子的弟子,姚紅剛來到宣武體校后便跟著馬建國開始練習中國跤。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李寶如的另一位弟子周全勝老師,其后他拜入了周全勝老師門下。 2008年,姚紅剛接觸到了MMA,由于有中國跤的功底,再加上MMA運動在國際上發展形式不錯,他開始轉戰MMA擂臺。2011年,姚紅剛在武林傳奇拿到了冠軍金腰帶。能夠取得這些成就姚紅剛只想感謝這一路走來教過他的每一位中國跤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