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人類最大的死亡殺手,每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在中國,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400萬。 心血管疾病大都是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所致,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主要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先滲入了血管壁,而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LDL-C之所以能夠滲入血管壁,是因為血管壁發生了損傷,這才給了LDL-C可乘之機。 為什么LDL-C會滲入動脈血管壁?人們一般認為是由于血管內皮細胞衰老或凋亡,以及修復能力不足等,造成了血管壁破損,從而使LDL-C被動擴散進去。 也因此,將LDL-C的控制治療提到首位,如降脂治療輔之有氧運動以及健康綠色飲食。 但是,王藥師想和您說,這個一直以來的思維是錯誤的!當然,為其“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也并不是最佳的!LDL-C滲入血管壁并不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驅動因素,其實,進入血管壁的LDL-C,是血管內皮細胞主動吸收造成的!而這一最新結論由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Philip W. Shaul教授團隊得出并刊登在世界級權威醫學雜志《自然》上。 這樣看來,抑制血管內皮細胞主動吸收LDL-C將是有效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也是預防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 那么,如何去抑制血管內皮細胞主動吸收LDL-C?這就提到了該項研究中的SR-B1,一種與膽固醇運輸有關的受體。 SR-B1有什么作用?SR-B1可以和其他受體一樣促進細胞吸收LDL-C,但不同的是,只有SR-B1才會使LDL-C在血管壁內積累。 這說明,在這些受體中,SR-B1是唯一能使LDL-C進入血管壁內,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受體。 所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就可以通過敲除SR-B1受體或者開發出一種抑制SR-B1的藥物來更有效地實現。當然,需要提出的是,前者已經被否定了,因為該項研究實驗中已經證實,敲除SR-B1受體后,會導致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和早死,所以,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注意力就轉移到了開發出抑制SR-B1受體的藥物。 這應該是心血管疾病治療史上的一個大的創新,如果能開發出一種抑制SR-B1受體的藥物,或一種在內皮細胞中沉默該基因的療法,就可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臟病的發生率。試想,一旦這種藥物問世,我們一邊去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吸收LDL-C,一邊進行降脂治療,這樣外面的多余LDL-C進不來,里面的LDL-C還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有效處理,事半功倍! 不過考慮到膽固醇的運輸利用,不只是在血管內皮上進行,還在身體其他組織器官上進行。如果SR-B1受體被抑制了,對于全身正常的生理過程是不利的,這無疑對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為該受體找到起到特定抑制作用的藥物。 當然,無論如何,這都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