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五點半左右,120救護車接入一名在診所之內輸液時突發反應的女患者。 救護車到達的時候,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寒戰,嘴唇紫紺。診所醫生攙扶著這個患者,急于把患者推上救護車了事,急救醫護人員見患者狀況不佳,后用擔架車把患者轉運到救護車上。 吳xx,女,66歲。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在診所輸入雙黃連的時候,突發不適,這瓶藥液輸入約二分之一的時候(輸入速度不詳),患者突發渾身不適,直呼“難受”,口唇紫紺,并出現寒戰、發抖。 診所醫生見勢不妙,立即給患者進行腎上腺素0.5mg肌注,并見患者未見明顯好轉的時候,再次肌注0.5mg,并撥打120。 救護車把患者接入急診室,吸氧、連接監護儀,監護儀顯示:P115次/分,R28次/分,BP患者血壓206/86mmHg ,并直呼難受,腹脹! 處理 在急診室,醫護人員立即為患者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給予生理鹽水500ml ivgtt ,注意:建立靜脈通道不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5mg靜推,硝苯地平1片10mg舌下含化。T:39°C。 約20分鐘后,患者P96次/分,R23次/分,BP142/76mmHg,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部分導聯ST段改變。 臨床診斷:輸液反應 后續處理:持續心電監護,吸氧。 用藥:法莫替丁、克林霉素、環磷腺苷粉針等應用。患者經后續治療,癥狀逐漸緩解,繼續跟進對癥處理。 點評 診所醫生在患者輸入雙黃連突發寒戰、不適的時候,誤斷為雙黃連注射液“過敏反應”,并給予腎上腺素針0.5mg分兩次先后給予肌注。直接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腎上腺素不良反應,血壓迅速增高,腹脹不適。 此種藥物反應,甚至在后來掩蓋了之前的輸液反應。后來經過詢問,患者自訴嘴唇紫紺是由于之前的口唇皰疹愈合后殘留的色素沉著所致。使醫護人員誤以為患者是缺氧表現。 患者寒戰過后,測得體溫39°C,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各種表現,最終診斷:輸液反應。 經驗教訓 臨床應用腎上腺素進行搶救的時候,要嚴格把握其適應癥、用法用量、做好不良反應的觀察,嚴防藥物不良反應,消減藥物危害,減少并發癥。 1、把握適應癥 腎上腺素臨床主要適用于因支氣管痙攣所致嚴重呼吸困難,迅速緩解藥物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長浸潤麻醉用藥的作用時間。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進行心肺復蘇的主要搶救用藥。 案例中,當事醫生應用腎上腺素的初衷,是為緩解患者的“過敏反應”,臨床患者出現過敏反應,應在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基礎上,方可應用腎上腺素,且在用藥的時候,要嚴密監護患者血壓。 2、注意用法用量 由于腎上腺素具有興奮心肌、升高血壓、松弛支氣管等作用,故可緩解過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癥狀。 搶救過敏性休克時,可皮下注射或肌注 0.5~1 mg,也可用 0.1-0.5 mg 緩慢靜注 (靜脈注射時,要以 0.9%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到 10 ml),如療效不好,可改用 4-8 mg 靜滴 (溶于 5% 葡萄糖液 500-1000 ml)。 腎上腺素常用劑量使收縮壓上升而舒張壓不升或略降,大劑量使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 案例中,患者之前的血壓我們并不知道,但從患者之后出現嚴重的高血壓可以看出,該患者的用量過大,且未建立在嚴密監護血壓的基礎上,這是臨床需要注意的地方。 3、注意嚴密觀察 臨床應用腎上腺素,要全程監護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以指導臨床的用藥。 4、注意不良反應 腎上腺素的不良反應主要為心悸、頭痛、血壓升高、震顫、無力、眩暈、嘔吐、四肢發涼。 有時可有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由于心室顫動而致死。 腎上腺素兼有α受體和β受體激動作用。α受體激動引起皮膚、粘膜、內臟血管收縮。β受體激動引起冠狀血管擴張、骨骼肌、心肌興奮、心率增快、支氣管平滑肌、胃腸道平滑肌松弛。對血壓的影響與劑量有關。該患者用藥后的藥物不良反應以頭痛、腹脹等反應為主。 5、避免用量過大 用量過大或皮下注射時誤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壓突然上升而導致腦溢血。案例中的患者,血壓飆升到200mmHg以上,就有用量過大之嫌。 6、肌注為上 皮下注射由于局部血管收縮使之吸收緩慢,肌內注射吸收較皮下注射為快。皮下注射約 6-15 分鐘起效,作用維持 1-2 小時,肌注作用維持 80 分鐘左右。故臨床應用方法以肌注為佳。 7、注意安撫患者情緒 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無論是輸液反應還是過敏反應,對于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嚴重的身心重創。 患者在忍受病痛的時候,醫護人員在為其進行臨床救治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為其做好心理疏導,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安撫其情緒,使其配合治療。 參考文獻:腎上腺素藥物說明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