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25日,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布了紅外波段下的M87: ○ 星系M87。|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IPAC M87是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在這張圖片的嵌入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星系中央朝兩邊噴射出的物質。事實上,在星系中央的正是前段時間我們首次看到的超大質量黑洞“Powehi”: ○ M87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IPAC 早在1918年,天文學家柯蒂斯(Heber Curtis)就觀察到了“一條奇怪的直線射線”從星系中心延伸出來。這種明亮的噴流是由一個圍繞著黑洞快速旋轉的物質盤產生的,在多個波段中都能被觀測到(從射電波到X射線)。 當噴流中的粒子撞擊到星際介質(在M87之中的恒星間的稀疏物質)時,它們會產生一種沖擊波。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沖擊波比噴流本身更為突出。 我們看到,星系中心右側的噴流更為明亮,它幾乎是直接朝向地球方向運動的。它的亮度因為朝著我們的方向高速運動而被放大了,而這種放大的更主要原因是所謂的“相對論效應”。之所以有這種效應是因為噴流中的物質會以接近光的速度運動。噴流的軌跡與我們相對于星系的視線有輕微的偏差,所以我們仍能看到噴流的一些長度。沖擊波是從噴流開始向下彎曲的地方開始的。 相比之下,另一邊的噴流正高速遠離我們,因此相對論效應會使它在所有波長下都不可見。但我們仍可以看到它產生的沖擊波(像字母“C”的部分)。 通過在不同波段下的觀測,科學家希望能夠進一步理解與噴流有關的物理。 2. 4月29日,《自然天文》期刊上發表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發現。 在距離地球7800光年遠的天鵝座方向,有一個由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9倍)和恒星(質量是太陽的70%)組成的雙星系統,被稱為天鵝座V404。恒星的外層正被黑洞的強大引力捕獲,被黑洞吸引的氣體會在黑洞周圍旋轉,形成一個薄的吸積盤。吸積盤的內部區域非常的熾熱,會釋放出X射線輻射。 雖然這個系統比上面提到的超大質量黑洞要小很多,但它也可以產生噴流。當天文學家將望遠鏡瞄準天鵝座V404產生的噴流時,驚奇地發現:噴流的方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快速地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甚至發生在幾小時或幾分鐘之內!速度之快前所未見。在下面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究竟發生了什么: ○ 天鵝座V404的模擬。| 視頻來源:ICRAR 3. 過去,天文學家尋找黑洞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宇宙中搜尋雙星系統輻射出的X射線。但到了2015年,天文學家首次探測到了由兩個黑洞合并產生的引力波,從此我們又多了一個尋找黑洞的方法。 如今,引力波探測已經進入了勢不可擋的新時代。四月初,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與歐洲的室女座干涉儀(Virgo)在經歷了全面升級之后,正式啟動了新一輪的引力波探測實驗。升級后,科學家們預期平均每周就能看到一起黑洞合并事件,每個月看到一起中子星合并事件。而就在這個月的8號、12號、21號、25號、26號,探測器均成功捕捉到了引力波的信號,發現頻率與預期的吻合。 前三個引力波信號應該均來自雙黑洞的合并,最新發現的兩起事件則更加有趣。 4月25日,LIGO和Virgo都探測到了來自5億光年之外的引力波。而且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極有可能(可能性超過99%)是來自雙中子星的合并。一旦確認,這將是自2017年后發現的第二起中子星合并事件。就在這個事件發生后的不久,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都接到通知,他們將望遠鏡對準天空,希望能夠捕捉到千新星爆發所發出的光。 而就在4月26日,LIGO和Virgo探測到一個更誘人的引力波信號:在12億光年之外,一個黑洞正在吞噬中子星!這是天文學家長久以來都想要尋找的,但由于信號不是很強,他們還無法確認這一可能性,目前他們正在加緊分析數據。如果最終確認是黑洞和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引力波,那么將會有大量的宇宙信息被揭示,其中包括對廣義相對論的精確檢驗和對宇宙膨脹率的測量。 ○ 黑洞正在吞噬中子星的模擬。| 圖片來源:ICRAR 自引力波被發現之后,科學家就希望它能夠揭示更多關于宇宙的秘密,這其中就包括搜尋暗物質(感興趣的讀者可閱讀參考來源[4]或《當黑洞、引力波和暗物質被聯系起來》)。今天我們要講的最后一個進展就與暗物質有關。 4. 1970年代,霍金和他的同事提出,在大爆炸之后,宇宙會創造出大量的微型原初黑洞。與普通黑洞不同,這些原初黑洞的形成并不存在質量下限。如果有一天LIGO能夠探測到質量比太陽小的黑洞,那它很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 這些古老的黑洞非常難被探測,但其強大的引力會影響其他物體,這一屬性與暗物質很像。因此,當科學家在尋找神秘、不可見的暗物質時,自然會聯想到暗物質也可以由原初黑洞組成(當然,暗物質也不太可能全部都是由原初黑洞構成的)。 這些微型黑洞要比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小數十億倍,周圍并沒有可見的發光物質。而我們知道,黑洞強大的引力場能夠使恒星發出的光線在經過時發生彎曲——這一現象被稱為微引力透鏡。因此,天文學家的目標就是尋找微引力透鏡的信號。 ○ ○ 仙女座星系。| 圖片來源: HSC-SSP and NAO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