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及視頻來源網絡 5月1號,有媒體拍到李宗盛和林憶蓮同框的畫面。 兩人現身一家餐廳吃飯,隨行的,還有他們20歲的女兒,氣氛看起來輕松自在。 這是兩人04年離婚后,首次在公共場合同框。 ▼ 04年,兩人一紙離婚聲明,斬斷了所有關系。 ▼ 誰也不會想到,再同框,竟是15年后。 如今,林憶蓮發福,李宗盛白頭,歲月未曾饒過任何人...... 去年,李宗盛邁入花甲,回顧這個創作才子的前半生,很多人往往只想到他和林憶蓮的過往。 但其實,和他有故事的,何止林憶蓮。 聽多了李宗盛的感情故事,今天我們不妨換一個方式,來聊一聊李宗盛和當今歌壇大腕們的往事。 看看為何,他能擔得起“華語樂壇大哥”這個名號。 01 周華健曾經說:“我是李宗盛撿來的” 更準確一點說 他是李宗盛從麻將桌上撿來的 周華健遇到李宗盛的時候 在一家酒吧做駐唱歌手 李宗盛喜歡打麻將 有一次和朋友小聚的時候 遇到正在彈唱的周華健 李宗盛覺得這小伙子聲音不錯 就把他叫到跟前來 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李宗盛對周華健表示了欣賞 并向他拋出滾石的橄欖枝 ▼ 對當時落魄的周華健來說 “李宗盛”這三個字無異于救命稻草 當然要緊緊抓住 就這樣,周華健就被李宗盛收入麾下 為什么說當時的周華健落魄呢? 其實就在遇到李宗盛不久 他還在一家小型唱片公司當歌手 當時都錄好專輯準備發了 誰知就在發行前一天他公司破產了 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 就這樣走投無路的周華健 又回到了小酒吧駐唱 這也才有“機會”遇到金牌制作人李宗盛 所以說有時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但進滾石的日子,并沒有很好過 這里高手如云 作為新人的周華健只能從助理做起 這一做就是兩年 兩年后,李宗盛親自操刀 為周華健制作了專輯《心的方向》 老李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意料之中,憑借這首歌周華健一炮而紅 ▼ 后來周華健有一段疲軟期 想嘗試轉型寫歌 這時候幫助他的又是李宗盛 李宗盛對他盡心盡力 ▼ 周華健曾在一個多月內寫了16首歌 李宗盛挑來挑去,選了2首能改的 幫他一頓修修改改后,才如期發行 其中一首,是《朋友》 還有一首是《親親我的寶貝》 就這樣,周華健成功轉型創作型歌手 ▼ 可以說沒有李宗盛的賞識 就沒有現在的周華健 現在的兩人,亦師更亦友 他們是相互欣賞的伙伴 也是并肩作戰的隊友 一起組縱貫線玩兒音樂 在這兩個老男孩身上 你永遠能看到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和敬畏 (聽多了縱貫線 不如來聽一下兩人年輕時合作的《漂洋過海來看你》 這個版本,被很多人選為最難超越的版本) ps:年輕時的周華健,真帥) ▼ 02 說到張信哲 人們很難把他和李宗盛聯系在一起 更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他的成名曲《愛如潮水》 就是李宗盛創作的 張信哲和周華健的際遇差不多 曾在滾石擔任助理 后來好不容易熬出頭 公司同意給他打造一張專輯 ▼ 但在專輯宣傳期 因為性格內向 張信哲不想在節目中露臉 就在這左右為難的時候 李宗盛想了個辦法 他讓張信哲去參加電臺節目 不僅不用露臉,還能展示天籟之音 事實證明,這真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在這樣“神秘”的宣傳下 專輯取得了不小的反響 很多人被張信哲清澈嘹亮的聲音打動 專輯主打《難以抗拒你容顏》 傳唱度頗高 ▼ 但李宗盛對張信哲的提攜,不止于此 后來張信哲要出一張新專輯 忙活了一頓,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主打 就在所有人都急得火燒眉毛的時候 李宗盛拿出寫好的《愛如潮水》 讓張信哲試試 ▼ 李宗盛還叮囑他: 這首歌一定要唱出閱歷感 張信哲照做了 這首歌也成了他的代表作 ▼ 其實這首歌還有一個小插曲 當時李宗盛寫完《愛如潮水》 覺得有些俗氣 再加上沒找到合適的人唱 就一直擱置在那 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交給張信哲 沒想到意外地適合 03 1995年 兩個青澀的大男孩來到滾石追求夢想 一個是品冠,一個是光良 ▼ 說到光良 很多人會想到首家喻戶曉的《童話》 但其實,如果沒有李宗盛 就不會有后來的“創作才子” ▼ 當年李宗盛去馬來西亞選新人 在聽到光良和品冠的作品后很驚艷 立馬把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帶到滾石 讓他們組成“無印良品”出道 李宗盛還親自操刀 為他們打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在“大哥”的精心栽培下 兩個年輕人很快就小有名氣 ▼ 李宗盛還給了光良第二次“音樂生命” 出道后有一段時間 光良感覺事業上遇到了瓶頸 于是有了自暴自棄的想法 他跑到沒人認識的紐約 在地鐵站里看到流浪藝人 抱著吉他無拘無束唱歌 很是觸動,于是寫下一段旋律 回去后他把這段旋律拿給李宗盛聽 李宗盛大加贊賞 還結合自己的經歷填上了詞 這就是后來那首經典的《傷心地鐵》 也是這首歌 堅定了光良繼續做音樂的勇氣 ▼ 前些年光良在微博上曬出和恩師的合照 并唏噓: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是啊,老李已經頭發花白 而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也已人到中年 ▼ 04 在很多人看來 李宗盛只幫和自己風格相近的年輕人 其實不然,他希望給所有努力 真正喜歡音樂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五月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如果把時間倒回到20年前 五月天還是一群玩音樂的年輕人 他們因為共同的熱愛聚集在一起 ▼ 但沒有背景 再加上樂隊風格與當時的主流市場相悖 這群年輕人對未來有些無助和迷茫 那時候為了謀生 他們幾乎什么活都接 但他們也知道,這樣下去永無出頭之日 于是他們給滾石寄去了 《志明和春嬌》的demo 沒想到這個demo被收快遞的人 隨手扔進垃圾桶 ▼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那天李宗盛正好去滾石上班 他看到垃圾桶里有一盒demo 就隨手撿起來 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 他立馬按照demo上的電話打過去 跟對方說自己是李宗盛 當時接電話的怪獸一點都不相信 李宗盛竟然百忙之中給自己打電話? 不客氣回應道: 你是李宗盛,我還是羅大佑呢 后來李宗盛一通解釋 五月天才敢相信這不是夢 就這樣李宗盛從垃圾桶里“撿來了”五月天 并幫助他們出道 但不同以往 李宗盛并沒有給五月天寫歌 他覺得五月天是一支有自己風格的樂隊 這是音樂人最重要的東西 所以他尊重他們的音樂和想法 他還說: 五月天的歌,一定要自己寫才有味道 ▼ 五月天從未忘記李宗盛的提攜 去年,五月天在巴黎開演唱會 邀請李宗盛擔任嘉賓 老李呢,絲毫沒有架子 在舞臺上和這群年輕人打成一片 他們一起合唱的《凡人歌》和《山丘》 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更是兩代音樂人之間的延續 ▼ 除了男歌手外 李宗盛提攜過的女歌手也不計其數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 李宗盛用一支筆,寫盡女人心 05 梁靜茹是李宗盛很寵愛的一個女歌手 她是18歲那年被李宗盛帶到滾石的 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除了一副好嗓音外 梁靜茹身上似乎沒有什么爆點 只有李宗盛覺得這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聲音很干凈,是歌壇少有的聲音 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李宗盛力排眾議,給梁靜茹打造專輯 可第一張專輯《一夜長大》發行后 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那時候梁靜茹就有些氣餒了 她覺得自己可能真不適合唱歌吧 ▼ 就在她想放棄的時候 又是李宗盛留住了她 李宗盛為了讓她心安 保證一定給她打造一張更適合她的專輯 后來李宗盛和光良給梁靜茹制作了《勇氣》 成為她人生的轉折點 ▼ 梁靜茹從未忘記李宗盛的提攜 去年李宗盛過60歲生日 梁靜茹在社交網絡上寫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 她說———— 沒有李宗盛,就沒有今天的梁靜茹 ▼ 確實如此,人生路上 遇到李宗盛這種不遺余力幫助自己的伯樂 那是多大的幸運 06 如果沒遇到李宗盛 辛曉琪早就放棄了歌手生涯 她曾在另一家唱片公司做歌手 發了幾張專輯 卻一直沒什么水花 于是她做好打退堂鼓的準備 回家做老本行——鋼琴老師 好巧不巧 就在她想退出歌壇的時候 李宗盛在車上無意聽到她的歌 并被她的聲音打動 李宗盛就像一個發現寶藏的孩子 一通電話打到辛曉琪的公司 讓辛曉琪的同事轉達 他想對這個女歌手說的話—— 請轉達辛曉琪,我聽了《花時間》 這是我今年聽到最好的專輯之一 她唱得很好 ▼ 這通電話,對狀態低迷的辛曉琪來說 是莫大的鼓舞 其實當時她不知道的是 李宗盛在聽過她的歌后 還特意跑去附近的唱片行 買了她的專輯 回公司反復聽了3遍 后來,辛曉琪和公司約滿 這次,是李宗盛“收留”了她 其實當時也沒有公司愿意簽她 就連她以前的老板都說: 辛曉琪能紅,我頭扭下來 只有李宗盛 愿意給這個有一副好嗓子的姑娘一個機會 再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李宗盛結合辛曉琪的經歷 為她量身打造了《領悟》 ▼ 據說當時李宗盛把這首歌交給辛曉琪的時候 有些抱歉地說: 對不起,我覺得這首歌可能不會紅 辛曉琪只說了一句:我會盡力唱 最后這首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歌 真的紅了,辛曉琪也紅了 或許是因為經歷過 所以對歌詞更能感同身受吧 《領悟》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經典 至今翻唱度還很高 李宗盛也翻唱過這首歌 當時坐在臺下的辛曉琪聽著聽著就哭了 ▼ 但李宗盛說: 這首歌,沒人能唱過辛曉琪 07 李宗盛曾經說: 我把自己的才華 全部給了陳淑樺,莫文蔚和林憶蓮 說到李宗盛 就不得不提林憶蓮 李宗盛在不認識林憶蓮之前 聽過她的歌 他深深被這個女歌手的聲音打動 并評價四個字——風情萬種 ▼ 后來,李宗盛給《霸王別姬》 寫了《當愛已成往事》 此時的李宗盛 在樂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誰也沒有想到他邀請了 當時名氣不算大的林憶蓮合唱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他們94年演唱會上合作的版本 是無法超越的經典 ▼ 李宗盛欣賞林憶蓮的才情 為她量身打造了多首歌曲 有了這個金牌制作人兜底 林憶蓮的事業再上一層 ▼ 再后來 他們從事業上的合作伙伴 變成生活中的伴侶 只不過兜兜轉轉,最后還是分開了 罷了,往事不必再提 人生已多風雨 ▼ 其實被李宗盛提攜的人 還有很多很多 李宗盛對每個人總是毫無保留 比如莫文蔚 她是在和李宗盛合作《陰天》后 才迎來事業第二春 也是李宗盛讓她發現 原來自己可以唱歌 ▼ 還有趙傳 因為李宗盛寫的兩首歌 在歌壇站穩腳跟 ▼ 如果把歌壇比作一個江湖,那李宗盛就是: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永遠有他的傳說。 多少歌壇大腕兒,回首往事,都要說一句:謝謝李宗盛大哥曾經的照顧。 高曉松也說過:“李宗盛可能是華語音樂最大的一口井,當這口井滋潤到那么多當年的歌手的時候,他周圍其實形成了一片森林,枝繁葉茂?!?br> 在這個被狹隘、自私裹挾的時代,毫無保留地奉獻,更難能可貴。 人這一輩子,認識的人很多,肯幫你的人卻很少,肯在你落魄的時候,不在乎身份地位,拉你一把的人,更是罕見。 所以李宗盛這樣的人,才無愧“大哥”兩個字。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莫過于身處高位,知世故而不世故,繼續向世界播撒善意。 看完李宗盛和“小弟們”的故事,我想對正處在黑暗,迷茫中的你說一句:再堅持一下,別放棄。 在你熬不住的時候,或許也會有一個人站出來,拉你一把,讓你在這個薄涼的世界里,感到一絲暖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