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的問題分析我們先對孩子的問題進行一個深入的分析,家長的困惑根源就能很好的理出來。先提幾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是不愿意寫還是真的不會寫?為什么學校能寫出作文,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在學校能寫出作文來的?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是我們家長看到的一個問題,可能孩子真的不是很會寫作文,寫作文的方法可能學到了一個寫字,但還沒有到會寫的程度。 在學校能寫作文,寫得怎么樣?是在誰的幫助下完成的,是有什么方式的引導達成這樣的效果的?這些東西,我們就不怎么好去具體分析了,但可以看得出,學校老師的引導還是有效果的,至少幫助孩子突破寫的障礙,能把一篇作文寫出來。 兩種情況一對比,發現孩子處于學寫作,但還沒有到真正會寫作的階段。也就是寫作文的方法學了一部分,但不夠系統,還沒有把孩子寫作文的能力訓練出來。真正會寫作了,就不需要家長去勞心勞力了。 明白孩子的問題根源,也就是孩子還沒有真正學會寫作,那對孩子寫作的訓練就有方向了。 指導孩子寫作文的方法要指導孩子寫作文,就要先明白寫作文的學習階段。 1、大膽寫、隨便寫、不害怕寫。 孩子從接觸作文開始,可能有些孩子好奇心強、學習能力也強的情況下,很快就能把作文學習好。但也有一些孩子學習作文后,發現要寫那么多字,腦袋要想那么久,寫作文就一個累字,慢慢的不愿意寫,害怕寫,甚至恐懼寫作文。當這些心理產生后,就會發現孩子寫作文真是著急啊。 針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要告訴孩子寫作文沒什么的,就是把想到的東西都寫下來,想到什么寫什么。一開始不要去在乎寫得好不好,寫得掉渣了也無所謂,想想孩子有多少人生經歷,就算寫得好又能好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要在乎他們寫得好不好,要在乎孩子寫沒有寫,要在乎孩子有沒有持續的寫。 所以,突破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征就是,隨便寫,大膽寫,而且說寫就寫,想到就寫,馬上就能寫,還能夠堅持每天都有寫。 2、打開孩子的思維,快速的看到自己要寫的內容 孩子很多時候不寫作文,很大程度是因為思維沒有打開。打開思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散思維。做好思維發散的訓練可以用一個辦法: 給出一個作文主題,讓孩子快速地把與之相關的內容寫出來,一樣用到前面的方法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不要猶豫,不要管對錯,就是天馬行空的寫,大膽的寫。發散開的內容一定要大量去寫,不要太少,要越多越好。 當孩子看到眼前有很多內容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非常棒,可以從這些內容當中去寫,根據這些詞語寫出句子來。先不在乎作文的結構框架,就是想到什么寫什么的訓練。 3、學會對素材的判斷和取舍,形成作文的結構和框架 在前面的階段,我們的孩子有大量的詞語,這些詞語其實就是寫作的素材,年齡小,這一個階段的訓練可以不用去做。如果年齡稍微大一些了,比如五年級以上了,就要學會去組織這些素材了。 在這一階段的訓練,就是我們老師平常說的構思寫作的階段了。對各種各樣發散出來的詞語素材進行判斷,分析這些詞語之間的關系,把他們的關系組織起來,這就是構建一個思維框架的過程。 思維框架構建好了,作文的結構就出來了,孩子再根據這個結構和框架,把想到的相關內容都寫下來,這個過程就是在結構中思考的過程。 4、嘗試用一些優美的詞句修飾自己的作文 前面三個過程都可以說是寫作文的過程,這個階段更應該叫改作文。通過詞語、句子的調整,修改作文,讓作文語句更優美,更有文學感的一個過程。 到這里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寫好的作文、寫美的作文主要是通過這一步來完成的,前面更多是基礎性的工作。所以,我們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清楚孩子處于哪個階段,要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結語作文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為什么作文學不會、寫不好,主要是心情那一個關口沒有突破,突破這一關了,后面的事情按步驟進行就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家長一定要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做好內心的示范哦。 我是童教雷老師,與大家分享寫作的方法,寫作沒有任何的秘密,只是我們沒有用心的去體會它罷了。歡迎關注我一起學寫作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