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錢有式背星月 珍稀罕見不虛妄 元代珍罕式《伊藩順昌背星月》銅錢珍賞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國后,為不斷開拓疆土,向西亞、北亞進軍,分封了四大宗藩,成為勢力強大的四大汗國。其中攻占西亞,由其長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立的“伊利汗國”最為強大。公元1264年旭烈兀接受了大元帝國忽必烈的“冊封”成為“伊兒汗”。旭烈兀所建立的“伊利汗國”正式封為“伊兒汗國”,成為大元國的四大附屬汗國之一。 而據(jù)載,在此同時,忽必烈又為伊利汗國特別鑄造了《伊國延長》、《伊藩吉昌》、《伊藩順昌》、《伊國久長》四種賞賜賀歲錢以示慶賀之。由于此四泉非流用錢幣,因而鑄量有限,遺存至今,已然十分稀少,皆屬元代珍泉。其中,《伊國延長》錢和《伊藩吉昌》錢,有折十形制大錢和小平錢傳世,而《伊藩順昌》和《伊國久長》錢則只見小平錢形制。 愚博客早在2012年7月曾經(jīng)展賞過“伊藩順昌光背小平銀、銅錢”各一品。后在獵泉過程中,再得一品背星月紋飾,極為罕見。故時至今日,特將其帳中點出,拍照亮相,遣上博客公展,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一眼可識,本品面文“伊藩順昌”四字,楷書書體,直讀。賞其字,可見書寫規(guī)矩,筆劃清晰,橫直豎立,起頓有力,轉(zhuǎn)折見鋒,四字布局端正協(xié)調(diào),整體書相可謂端莊美楷,與其它伊字錢書相風格亦是一致。續(xù)觀其背,可見穿上星穿下月二紋,乃為星月背式,紋形較大,十分罕見。故而無需細表,本品官爐出品,顯而易見,開門書相是也。 次觀鑄相。展目本品,可見其鑄制規(guī)整有加,直徑為25.5毫米,重約5.55克,合背適中,小平形制,然可謂之大樣。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地章平整,穿輪干干凈凈。再觀面背字紋之廓,輪廓線條清晰,深竣挺拔,鼓凸則是自然有度,得體而恰到好處。其背可見略向右移范,自然而然。無需細表,觀鑄識體,本品規(guī)整之鑄相,當為官爐鑄品,無異無邪,開門不疑。 再察銹相。不難看出,本品薄銹濃漿,坑相生熟相間,出于東北罐裝窖藏,千里挑一。其綠銹斑駁,分布自然,看似皮殼薄,然堅硬附著,不糟不虛。而無綠銹之處,可見包漿老道,潤澤自然,踏實無虛。其錢體泛紅,可識其乃青銅質(zhì)地,可感其熟舊之銅色。一言以蔽之,稍有東北罐裝窖藏錢銹相識別知識和能力者,皆可得首肯,此銹相無異無邪,昭然自然天成之相,其門自開矣。 綜上所述,一番鑒賞,嫉妒審視,本品“伊藩順昌背星月”錢,三相一材,開門見山,無可置疑。前述,伊藩順昌小平錢,光背已經(jīng)珍罕,而此背星月紋則是鳳毛麟角,更為罕少,可謂非常珍稀難得。盡管有些泉藏者或某些專者,會以譜不載,己未藏,史無記,等情況而不予認可,然這些都是劣見,在今天的泉界并不稀奇,故,并無大礙,只要實物經(jīng)得起審視,那金子是總會發(fā)光的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