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色,人間至美 文&圖 鄭明曉 袁宏道曰“西湖最盛,為春為月。”我雖然春日數游西湖,但去的時間不是稍早了點,就是稍晚了點,早了呢,梅花是看到了,郁金香、櫻花、海棠、桃花卻還沒有開,遲了呢,櫻花、海棠落了、郁金香、桃花又開過了些,總與西湖最亮麗的春色失之交臂。前年暮春到杭州工作,今年春天更是足不出杭,兩年下來,總算把西湖春色像看戲一樣從頭到尾看全了一次。 西湖春色最出名的莫過于蘇、白二堤,蘇堤有“蘇堤春曉”,白堤有“斷橋殘雪”。蘇堤長,橫臥南北,白堤短,連孤山,一樣的桃花柳色,一樣的詩情畫意,煙柳紅桃,睛時有晴時的艷麗,陰時有陰時的空蒙。“山色空蒙不須雨,桃花艷麗柳煙絕。迷茫水色霧花迷,正是西湖好季節。”這是空蒙時的蘇堤,“櫻花彌漫滿枝飛,灼灼桃花楊柳垂。春色無邊水光漾,海棠花醉柳花吹。”這是晴時的蘇堤。 “蘇堤春曉”列西湖十景之首,不是偶然的,它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自然的是它的清麗,它的艷絕。真正的“蘇堤春曉”我沒見過,每次游到蘇堤時,春曉已過,即如此,也美如斯了。 而人文的,主要是蘇東坡了,蘇東坡兩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做通判,相當于現在的杭州副市長,第二次做知州,就是杭州最大的官了,蘇堤筑在他知州任上,一把手做事容易些,他不僅組織百姓修筑了長堤,還在堤上造了六座橋,供船只通行,并親自命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條長堤,六座橋,不多不少,多了,太雜了,少了,又覺得長。 這是一條天才設計的堤,它自筑成之日起,就被人贊頌,連貴為天子的皇帝也不例外,“蘇堤春曉”碑,正面是康熙題的字,背面是乾隆題的詩,祖孫倆把西湖十景題了個遍,都是康熙正面題字,乾隆背面題詩,乾隆很自負,他的詩雖說寫的不怎的,但就審美觀言還是有的,如果單以詩的數量而論,他就是詩王了。 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水光瀲滟西湖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總括了西湖的美,而單論春詩而言,不得不提另一位大詩人,那就是詩王白居易,白居易的春詩,可謂寫盡了江南的春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山花紅勝火,春來江南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堤原名白沙堤,雖非白居易所建,但人們為了紀念他,改稱白堤。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題湖上》。)”把西湖春天描寫得如此迷人,也只有他了。 除蘇、白二堤外,游人青睞的還有孤山、曲院風荷、太子灣、花港觀魚、小瀛洲、柳浪聞鶯的春色。 太子灣公園里,先是木蘭花在柳絲飄綠時紛紛綻放,繼而是櫻花與郁金香,有時櫻花開得早,有時又是郁金香開得早,也有相約同時綻放的。紛紛揚揚的櫻花,開得快,凋謝得也快。郁金花開得慢點,花枯萎得也慢點,每年櫻花郁金香開時,公園里人潮塞道。櫻花潔白如雪,郁金香色彩鮮艷,紅黃藍白。而當櫻花、郁金香同時盛開時,櫻花雪白,郁金香亮麗,或上下輝映,或倒映水中,美不可言。 花港公園里,櫻花、海棠、桃花、紫微、牡丹,這花謝了那花開,花落水中,魚嘬浮花,花戲紅魚,相生相趣,童心不禁蕩漾。山人觀魚吟得兩絕:“童子投魚食,引來多片云。紅鱗翻水鬧,攪亂一池春。”“池花逐水紅魚鬧,春色無聲入畫圖。花影魚聲攪云亂,鶯聲清脆又模糊。”牡丹亭前牡丹花國色天香,嬌媚絕倫,杜鵑花則花花簇擁,爛漫輝映。 曲院風荷公園雖以荷花最聞名,但春色絲毫不讓夏荷,先是梅花,繼而李花、海棠、櫻花,粉墨登場,只是每種花的花期短,不像荷花那樣占據著整個夏天,一直延續到秋天。 ![]() 孤山最有名的是梅花,林和靖“梅妻鶴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是把梅花的神韻寫盡。山人不才,梅開時過孤山得《憶秦娥》詞:“春聲唧,孤山冷魄墳頭寂,墳頭寂。隱人歸去,至今思憶。 傲孤本自寒中出,一身高潔誰能匹,誰能匹。花開花落,暗香飄逸。”而當梅花過后,櫻花、桃花就來了。 ![]() 柳浪聞鶯公園最醉人的是這里的綠,每當柳絲飄綠草坪如茵時,那醉人的綠,更是綠到湖中,綠到每個人的心里。而這里的桃花,雖然沒有蘇堤白堤那么有名氣,但離水卻最近,每當夕陽西下,桃花映水而開,滿面紅酡,醉了春光。 ![]() 整個西湖,盤點下來,最多的是桃花和柳樹,它們互相青睞,綠柳垂水,桃花映日,醉倒了春風,也醉倒了千百年來無數的游人,白居易嫌杭州住得時間太短,說“皇恩只可住三年”,蘇東坡更甚,每往一地,當地就多出一個西湖來。 ![]() 小瀛洲丶三潭印月與蘇堤一樣,奪走了西湖太多的名氣和才情。 ![]() “三潭印月”在小贏洲島之西南,遙對著蘇堤,傳說為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創設。小瀛洲呈田字形,空處為湖,框處為岸,島中有湖,湖中有島,從南端先賢祠往北面三潭印月,過曲橋依次為開網、迎翠、花架、御碑、我心相印亭,曲橋旁有迎翠軒、花鳥廳、閑放臺,亭臺樓閣,移步換景,倒影成趣,其設計之巧妙,是江南園林中的典范,先賢祠門柱掛著康有為長聯,讀之觸景生情: ![]() 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九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傾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園林,四洲游遍未曾見; ![]() 霸業硝煙,禪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靄,春煦秋陽,飲山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慨更何之。 ![]() “西湖何處是瀛洲,印月潭前游客留。戲水紅魚別成趣,枕云綠芰自生幽。波心蕩漾共洗月,塔影徘徊同泛舟。難得浮生幾回夢,一輪浮月醉高樓。”這是山人寫的小瀛洲詩,時值暮春初夏,睡蓮吐香,紅魚翻春波。而當仲春陽春之交,海棠、櫻花、桃花處處盛開,還有新開的紫薇,與水與云相輝映。從島上望,三潭印月浮于島前,雷峰塔矗立于夕照山上。坐“我心相印亭”,看夕陽浮光,游船來去,啼聲碎亂一片。 ![]() 西湖的春雨,不下則已,一下起來,就是那么纏綿多情。煙雨中,春花嬌濕,滿地落痕,木蘭花、李花、櫻花白花花,海棠、桃花紅濕濕,郁金花黃紅白等諸色相間,沾雨后花色更鮮,花瓣更細膩,如處子的肌膚。綠草茵茵,水嫩水嫩的,能嫩出水來,沾上水珠就更是濕嫩了,楊柳綠淡淡如綠煙。西湖半遮半掩,水色、山色空蒙一片,長堤淡淡一橫,湖島隱隱三點,春色迷茫,鳥聲斷續,白鷺蹁躚,“錢塘湖上白鷺躚,啼鳥聲聲隨雨綿。獨坐亭中聽花落,一湖春色一湖煙。”山人的這首《西湖春雨》只一句“一湖春色一湖煙”尚可入目。 ![]() 有人說西湖晴湖不如雨湖,山人則說最佳當在春雨天晴,蘇東坡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我不知道具體是寫在什么季節,西湖春雨初晴,從煙雨蒙蒙到春山露翠,云煙氤氳,云日空濛,水光瀲滟,山人遇過,只是東坡能詩而我不能。 ![]() 西湖的春夜以夢幻勝。西湖有夜湖不如月湖之說,而春日雨后之月湖,更美。夜燈下,紅色的桃花紫紅迷人,白色的櫻花潔白無暇,綠色的柳絲或染成鵝黃,或微微泛綠,在風中招搖。 ![]() 西湖春夜我游過許多次,夜空最藍當在雨后晴夜,那藍天有點像西北西南高原的藍天,藍得深藍得透,白云,簿簿的、厚厚的,絮狀的、成片的浮浮在藍天。最妙的是月亮,游走于藍天、云層,把天映照得更藍更白,抬頭望,有時云在游,月不動,有時又見月在游,云不動。還有星星,點綴于其間。湖岸燈光璀燦,彩燈變幻,保俶塔、雷峰塔、城隍閣如神燈,燈光、水光、倒影把西湖映照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仿佛仙境一般。 ![]() 春夜之景,莫若西湖,春夜之詩,莫若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西湖月的,東坡有倒有《夜泛西湖五絕》,不過是寫夏夜而非春夜的,不知后來者還有誰,能用詩將西湖春月夜意境寫得像他們一樣絕美,供后人吟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