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外語學習,應該是有挑戰但不痛苦的過程

       louru2 2019-05-05

      作者 :

      victoria,美國學士、香港碩士、德國博士

      我以前非常討厭英語,英語是我最討厭的一門學科沒有之一。在高中以前,我發自內心地認為這輩子都不可能學得好英語。從小學四年級有英語這門課開始,我的英語成績一直保持在其他科目成績的三分之二甚至僅僅是一半左右。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用英文以榮譽學生的成績在美國完成了本科、碩士的學習,并在赴德國攻讀博士之際學習德語,同時計劃在德語學得差不多以后再學習一下意大利語或者法語。學習外語從以前的噩夢,變為一種調劑生活的興趣。

      改變的起點是家里一個長輩時不時就攛掇我爸早點送我去美國,他早年在斯坦福完成博士學業后定居美國,一直覺著我的性格更適合在美國生活。我非常抗拒,告訴他我缺乏學習英語的天賦,注定講不好英語。叔叔的回答是:語言都是相通的,擅長一門語言的人沒有理由不擅長另外一門語言,如果你的中文水平出類拔萃,那么沒有道理英文水平就一無是處。如果你的英文現在講不好,那么原因不是你沒有天賦,而是學習的方法不對。

      在這番對話后的幾年里,我還是留在中國讀書學習英語。十五六年前的中國,尤其在二三線城市,盡管有不少語言學校,但他們使用的教學方法依舊屬于應試教育,旨在扼殺學生對于英語的熱情和人類對語言天生的敏感性。

      被家里釜底抽薪打包扔到美國讀高中以后,我渡過了非常痛苦的第一年。所謂有了語言環境英文就一定能學好這種話就是無稽之談,純屬扯淡,如果沒有在一年內改變學習方法,我的英文不會有任何進步。在美國生活的8年間,結合家中長輩、教授導師和自己的一些經驗,我斷斷續續地總結了不少語言學習的心得。去年搬到德國后,我又開始在鄰居一位退休哲學教授的幫助下學習德語,在學習德語的過程中進一步驗證和修改了一些學習外語的體會,希望能夠給想自己學好英語、子女學好英語或者多學一門外語的人一點幫助和參考。

      學習語言的不同階段所使用的方法不盡相同,我分階段來介紹。

      一、了解語言

      當我們決定學習一門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外語時,第一項準備工作不應該是背單詞、學語法之類,而是先了解這門語言,對這門語言背后的文化有個最基本的認識。

      當我決定學習德語時,我沒有著急學字母,背單詞,而是先找了一堆關于德國和德國人的紀錄片,大致了解德意志民族的歷史狀況。一個國家的語言必然受它的歷史所影響,其語言中處處反映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諸多特質。

      以美式英語和德語為例做個簡單粗淺的對比。

      美國文化以大眾和通俗為基調,紀律性較低,不喜歡繁復的東西,因此美式英語的語法性其實并不強,隨意性較大,喜歡用簡單的單詞來指代復雜的事情,一個單詞指向多重含義的情況很多,且大多是常用的、簡單的單詞。因此,在學習美式英文時,沒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到語法中,反而要注意表達的學習,不是學習單詞,而是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更好的理解同一個單詞在不同句子中的含義。

      德國的文化核心是紀律與規則,循規蹈矩,在秩序內的就是好的。這種文化體現在德語中就是語法的復雜性。德語是一門語法必須認真學習的語言,如果語法學不好,說的話根本不能被人準確理解,哪怕單詞都記住了也不行。相應的,德語的單詞看起來長,其實都是簡單的意義組合,比如晚餐,就是把晚上abend和吃essen這兩個詞連起來,晚餐就是abendessen。所以,德語的重點一開始要略偏向語法,詞匯所需花費的時間沒有那么多。

      通過大致了解目標學習語種的文化背景,可以在前期幫助確認學習的重點,更可以在后期加速語感的形成。

      同時,在觀看大量目標外語的音頻資料中,熟悉這門語言的發音特點和韻律規則。

      我決定學德語后,除了看很多德語紀錄片,還開始大量聽德語的音樂劇歌曲(音樂劇歌曲要求演員歌手的單詞發音準確到位,所以拿來學習是很不錯的。但是不要盲目跟著流行歌曲找感覺,因為說不好歌手是不是美國周杰倫或者法國“”),電影音頻和一些新聞廣播。那時候我連德語字母都沒背下來,一個字也聽不懂。聽的目的是首先熟悉德語的發聲特點,其次是找到德語的韻律感。

      每一種語言都有他特殊的發聲特色和韻律,感知、熟悉并習得是后期學習地道發音和培養語感的基礎。最有意思的是,對一門語言發音特色和韻律感知的最佳時間必須是聽不懂的時候。事到如今,我始終不知道英語和中文的發音特色與韻律感是什么,但我對德語、意大利語和法語的發音特色和韻律反倒十分熟悉。哪怕聽不懂,我能準確區分出這幾類很多人聽起來沒區別的語言。

      當我盲聽了一個多月德語并開始正式學習德語的時候,我經常聽到的評價就是我學習單詞發音很快,哪怕不認識的長單詞也能自然而然地找到輕重音把它讀的很標準。德語的發音方式和英文、中文的發音方式完全不同,非常別扭,輔音非常多,喉音非常多,我身邊同期一起學習德語的中國朋友有不少在學習單詞發音的一開始就遇到了極大的障礙,發音永遠不到位,讀單詞的重音非常奇怪,不得不花費額外的時間記憶單詞的輕重音。

      當我背會了德語字母表,并記住了德語字母所有發音規則以后,我就參加了社區的合唱團,每周一次跟著社區的中老年人們一起唱歌,雖然我根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玩意,但我的德語發音的確越來越準確?,F在,哪怕讀一段我根本不理解的文字,也能天然地找到每句話抑揚頓挫的輕重音點。

      總結來說,一門外語學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找到語言的發音特點和韻律節奏,為培養語感打基礎。語感這種玄而又玄但便利有用的東西在一開始就需要通過各種手段慢慢培養起來。在這段時間內,會做很多看上去好像沒有用的事情,但就是這些不能立竿見影的準備工作,能夠在學習語言的后期帶來大量的便利。

      二、入門學習

      經歷過1-2個月的外語洗禮,哪怕一個單詞也不會,也能在聽到這種語言的第一時間認出這種語言了,或多或少意識中已經有了對這門外語韻律的了解。

      對于一種語言的學習,我始終認為應該從發音學起,尤其是印歐語系,在理解單詞的意思之前先學會怎么拼讀單詞,首先做到哪怕不知道一個詞是什么意思,也能準確的讀出來。學會讀單詞,就等于學會了自主學習單詞的能力,會對單詞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英語的發音規則相對復雜,需要學習音標。其實,即使不會音標,在大致了解了英語字母的常見發音方式以后,基本能讀的八九不離十,只有一部分元音的發音可能容易出錯,比如e.a.i等。而其他較為常見的印歐語系則更簡單,如德語、意大利語等,發音規則非常規律的,連音標都不用學,學會每個字母的發音規則和個別特殊的字母組合發音就可以了,哪怕不知道單詞是什么意思,讀出來是完全沒問題的。

      會拼讀單詞以后,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不要花費太多精力在記憶單詞的拼寫上。

      如果你學習的外語不是漢語、日語、韓語這些象形文字,而是印歐語系中的某一種字母語言,那么不要在一開始就讓記單詞拼寫來毀掉學習一門語言的快樂。

      歐洲語言大多屬于印歐語系,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甚至是拉丁語等,這類語言最大的好處就是當你記住了單詞的讀音,基本就能把單詞拼個八九不離十。

      我的博士導師平時講五種語言,除母語德語外,還講英文、中文、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在學習這幾門外語的過程中,他的體會是,英文、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從聽說到讀寫的過渡非常自然,聽的多了自然會說,聽說熟練了就能讀,讀得多了就能寫。但中文完全不是這樣的,從聽說到讀寫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就算會聽會說,但真不一定能讀會寫。很多人大概已經記不得自己小時候痛苦學寫字的經歷了,有孩子的人大概已經從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事上找回了當年自己從聽說到讀寫痛苦的升級過程。

      既然印歐語系的語言并不具有中文這樣的讀寫門檻,那么何必逼著自己早早開始痛苦的記拼寫呢?我學習德語的前半年幾乎沒有刻意記過任何單詞,但還是記住了一些單詞的拼寫,大部分單詞聽到了也能拼個八九不離十,只要記住讀音就可以了。

      在學習外語的最開始,以聽為主,不用著急說,更不用著急讀寫。

      我有個小侄子,一歲多,不會說話,只會「啊啊啊」,但是他能聽懂大人的話。我自學德語一年后,能夠聽懂的也遠遠多于能夠表達的。在學習一門新外語的開始不用急著說,尤其不要急著試圖流利完整的表達,不要因為不能完整表達就灰心喪氣,其實這很正常。先專注于聽,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語言輸入,尤其在初級和中級階段。至于如何選擇聽力學習的材料,文章將在下個部分詳細論述,因為會聽是印歐語系學習最重要的部分。對于初學者來說,能夠選擇的聽力材料其實不多,就是最簡單的日常對話即可。

      學習外語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避免語意的簡單翻譯,也就是說,不要在學習語言的初期把學到的外語詞匯、句子翻譯成中文來記憶。要建立外語的直接反應能力,像學習母語時一樣,將詞匯與實物相對應,而不是母語的詞匯。

      在我英語很不好的時候,只要聽到我曾經背過的單詞,中文總能脫口而出。而現在,我必須聽完一整個句子才能翻譯成對應的漢語,甚至有些時候需要反應一會才能用中文復述英文的語意。也許是因為我中文有點退步,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過去我能第一時間將英文單詞的中文意思說出來,是因為這個單詞對于我來說就是中文的一個反射,我背熟了一個中文所對應的英文單詞,如此而已。如今我需要時間去反應,是因為當我接收一句英文時,是這句話本身所描述的事實,我需要用中文重新描述這個事實,反應時間加長。當我簡單的將英文記成中文的對應詞匯時,我使用的語言邏輯系統只有一個,那就是中文。而現在,當我做中英文互譯的時候,是在同時運作兩套語言邏輯系統——中文和英文。

      很多人英文說的不地道,就是因為在學習英語時始終和中文詞匯一一對應,在用英文說話時,還是在想中文是怎么說這句話,然后用背過的英文單詞一一對應。這樣講英文的人,不是不能被別人理解,而是很怪異,而且學習過程事倍功半。還有很多人做聽力練習的時候覺著外國人說話快,其實不是他們說話快,而是因為你一邊聽一邊在腦子里做英文單詞的點對點中文翻譯,自然跟不上。

      因此,最重要的,從一開始就不要對單詞做簡單的中文翻譯,而是直接用事實記憶外語單詞和句子。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怎么學中文嗎?看圖識字。這是大部分幼兒學習名詞的基本方法。成年人當然不需要拿著識字卡反復記憶,只需要一點大腦內部的轉換。舉例來說,當你在學習apple這個單詞的時候,腦子里不要想蘋果這個漢語詞,而是想象一個蘋果。當你在學習一些動詞的時候,嘗試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一邊做動作一邊想英文,不要去想這個動作對應的中文是什么。當你記憶where are you going這句話時不要想“你要去哪里“這幾個字,而是想象一個畫面:家里人要出門,你不知道他們要求哪兒,問上一句,where are you going? 盡量在記憶時于腦內形成一個相關的畫面,而不是單純的去想哪幾個中文詞語句子。

      以每天學習1-2個小時為標準,入門學習階段可以持續1-2個月。在這個階段以學習最最基礎的詞匯、短語、短句為主,約等于小孩子剛剛識字的時期。在學習詞匯、短語、短句的時候,不要糾結語法,不要記憶詞匯的詞性、拼寫、用法等問題,只要記音就可以了,能記住大約500個詞匯的發音基本就完成了入門階段的學習,這500個詞匯往往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些簡單詞匯,比如英文里的hello,name,is,are,you,he,she等等。

      三、中期的學習

      在熟悉了大約500個詞匯的發音以后,就進入中期的學習階段。除了一部分需要用英語生活工作的人以外,大部分中國人學到英語中級水平就差不多夠了,因此,大部分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處在這個學習階段的時間最長。

      在這個階段,入門學習的一些原則依舊有效:包括盡可能避免使用中文翻譯所學的語言,以及不要在拼寫方面過于糾結,通過學會讀單詞來記憶單詞。

      同入門階段相比,中長期學習方面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句子開始比詞匯更重要。在掌握了一些較為基礎的簡單名詞、動詞以后,學習外語的最小記憶單位不再是單詞,而是句子。記住句子,比記住單詞更重要。即使學習的目的是單詞,這些單詞也應在句子中記憶,尤其是形容詞、副詞等較為抽象的詞匯,以及一些包含意義較為復雜的動詞。除了那些指向非常明確的名詞與部分簡單動詞以外,抽象的感性的描述性的詞匯只有在句子中學習才能準確理解,并學會如何貼切地使用。

      背字典是永遠不能讓人學會一門語言的,但背文章可以。在這個階段,可以從背簡單的對話開始,逐漸加長到背短課文,背長課文。學習德語的一年時間內,我幾乎沒有翻過課本的單詞表,只在記憶國家名、學科科目、和一些生活用品名稱的時候單獨背過單詞,其他的時間我全部用來跟著課本音頻讀或者背各種對話。

      在國內,我那個年代的初高中英語基本強調單詞為主,英語晨讀就是反復背單詞,聽寫也是背單詞,背課文的作業反而比較少,英語課本附贈的磁帶更是從無用武之地。到美國以后,我能感受到英語最明顯的提高是在背了一整本新概念英語第三冊之后。當時我背新概念三是家里那位在美國的叔叔推薦,他早年剛到美國的時候就靠背新三來提高英語水平,后來通過閑聊得知,我的碩導也這么做過,他也認為他的英語水平有明顯提高是從背新三開始。

      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背新三,這里的重點的是,過了入門階段后,外語語言的學習是句子,是文章,而不是單詞。就算新概念三中的每一個單詞都掌握了,只要沒有好好記憶過其中的句子,依舊講不好英語。

      除了記憶和學習單詞以外,通過學習背誦完整的句子才能理解一種語言的思維邏輯,尤其是印歐語系的語言,理解句子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極為重要。換言之,對句子熟悉,才能真正學會外語語法。中國人覺著英語語法復雜,是因為漢語語法太簡單,如果接觸過印歐語系的其他語言,就會知道英語大概是語法最簡單的印歐語系語言,而中文的語法比英語還簡單。西方人說漢語是最難學的語言,是因為中文讀寫難,難在象形文字的記憶上,而不是語法上。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那些西方來的中文學習者在聽說上入門還是很快的,能夠在學習3個月左右時用中文進行一些對話,只要詞匯沒有用錯,句子的語法就不會有太多錯誤。這種情況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也許還算可能,換成德語或者法語試試?由于印歐語系語言的句子構成模式和漢語有本質的不同,所以中國人學習時,必須以句子為最小單位來記憶,而不是單詞。只記單詞然后用漢語構句方式來說英語這類語言,結果就是各種很難被外語母語者理解的中式英語、中式德語、中式法語……

      語法還是要好好學習的。

      中國的外語教學,尤其是英語教育,從過度強調語法到極度排斥語法,其實都是不對的。學語法很重要,但學習語法的目的還是為了學習句子,通過了解句子的組織規則,去理解一門語言的邏輯方式。

      比如時態,所有印歐語系內的語言都有時態,時態是句子構成最基本的部分。這一點在中文中是不怎么體現的,中文一般在句子里加入明確的時間表述成分來幫助確認句子發生的時候。而印歐語系則不然,這一大類語言中對于時間的表述都是通過動詞的變化來表現。如果不學習語法,漢語使用者是沒辦法理解這一點的。再比如名詞的單復數和部分印歐語系語言中的詞語性別問題,這些都是中文里不存在的語法規則,只能通過學習語法來理解。

      當然,不學習語法一樣可以學會外語,只不過要比會語法的人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記憶大量的句子,才能逐漸摸索到句子構成的規則。抵制語法最常見的理由是:我們學漢語也沒學過語法,但一樣說的好好的。但是,仔細分析這句話背后包含的學習過程,我們說漢語的確沒有學習語法,但是我們花了多久時間才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我們幾歲才能用簡單的完整句子寫小作文?我們多大才能夠熟練使用復雜的長句?而且這個前提還是,除了睡覺,我們的父母老師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教我們說中文。

      因此,成年人和青少年學習語法是必須的。三五歲的小孩子沒必要學語法是因為幼兒并沒有復雜邏輯關系的理解能力,講了他們也聽不懂,只能通過大量句子的灌輸,日積月累地培養潛意識下的語言習慣。作為有邏輯能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請學好語法,對于句子的理解和掌握會事半功倍。

      語法要學,但并不是說過去的語法教學方式就是對的。語法學習并不是單純的背誦規則,不是說要學完成時態,就記住have done結構就好了。學習語法是一種工具,通過學習語法來理解句子的構成模式,理解語言的思維習慣。因此,學習語法時一定不要單純的記憶語法規則,而是把語法放在句子里,通過記憶句子來記憶語法,通過了解語法來解構句子,最終還是回到句子本身。

      學習語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記住語法規則沒有用,知道怎么用句子來表達語法才是學習語法的最終目的。具體來說,每接觸新的語法點,就大量集中的閱讀背誦涉及這個語法點的句子和文章,通過大量句子的積累來熟悉這個語法,而不是通過國內那種選擇題來鞏固。國內的語法選擇題只加強了學生對于這個語法規則本身的記憶力,學生或許牢牢記住了完成時的句子里動詞要變成過去分詞,但當他開口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時,恐怕還是會在想表達已經完成某事的時候用already加動詞的一般現在時。

      在語言學習的中期階段,聽仍然比讀更重要,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聽上。十幾年前解放軍306醫院和香港大學的一項合作課題里就詳細闡述過字母語系使用者和象形文字使用者的語言障礙區不是大腦的同一個位置。字母語言使用者的主要語言功能區在后腦的威爾尼克區,而中文則主要使用前腦的布魯卡區。中文的語言功能區與運動區相連,因此中文強調依靠“運動”記憶,如多看、多寫。而字母類語言的大腦功能區則接近聽力區,因此營造語音環境更利于印歐語系語言的學習。

      在不同階段,一定要注意聽力難度的選擇,最理想的狀況是對于大致內容有了解,其中絕大多數的詞匯是熟悉的,只有一小部分不了解。當聽完這段材料以后,你能大致了解內容是什么,主體基本明白,只有一些小的細節不理解,這就是合適的學習資料。

      舉例來說,如果要拿復仇者聯盟4做為聽力材料,那么這個基礎應該是你對漫威系列的所有電影都有了解,對里面的大部分名詞很熟悉,也熟悉幾個主要角色的常用口頭禪,看完整部電影,雖然有一些對話沒有聽懂,但故事看懂了,每個人說每句話時的情緒和要表達的內容基本都能猜到,這就是一個完美的聽力材料。

      無論是美國、加拿大還是英國,都有非常多的電視節目,找一個符合你興趣的長期跟蹤,覺著英語基礎實在不好的可以從幼兒節目,少兒節目看起。喜歡看電視劇的也可以選擇符合自己英文水平的電視電影,甚至是動畫片。迪士尼的很多動畫電視劇和動畫電影都很適合英文初學者來看。如果不知道怎么選,可以咨詢身邊的外國人。2019年了,找個老外問問他老家有什么好看的電視節目應該不會太難。

      這套聽力訓練的經驗是我的碩導總結的,簡單來說就是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大致能聽懂、只有少部分聽不懂的內容去聽,反復聽,不要一句話沒聽懂就馬上找原文,反復聽十次以上,沒聽懂就降速再聽十次,依舊聽不懂再找原文學習,聽不懂的部分就是這篇聽力材料中需要學習的部分??催^原文后,再反復聽之前沒聽懂的部分,確認能聽明白為止。

      再次強調,英語不好的人去英語國家生活也不一定就能提高英語水平。以大量赴美留學讀本科的學生為例,就我的觀察來說,托福成績在80左右或者雅思在6.5左右的中國留學生進入美國讀本科后,只要沒有不學無術,英文都會有很大提高。至于那些被父母用錢送出國門,英語水平實在堪憂的學生,即使人在國外,只要沒有專門再花時間學英語的,英語水平變化不會太大。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在背完新概念三之前,美國高中里純粹的英語環境只是讓我崩潰了而已,并沒有讓我的英文有多大長進。理科課程的日子好過一點,但凡涉及文學、歷史類的課程,我的內心都是崩潰的,一節課大概能聽懂百分之五。兩個多月后,這類課程我大概能從聽懂百分之五進步到聽懂百分之五點三。這兩個月的純英語環境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迫于生活和學業壓力別無選擇,只能鐵了心把新概念三背完了,同時惡補各種美國文化歷史知識。后來,當我能夠聽懂課程內容百分之八十的內容后,我的英文水平基本能隨著年級的提高穩定增長。

      并不是任何純語言環境都能夠提高語言水平,就同尋找合適的聽力訓練材料一樣,只有當語言環境的理解難度基本和已有語言能力基本持平又略高一點的時候,純粹的語言環境才能顯著提高語言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英語能力明明只有美國初中生的水平,把他扔到美國大學里指望他的英語能自動提高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他送進美國的初中,讓他和當地的初中生一起學習,說不定效果會更好一點。

      有一點值得注意,我個人不推薦英語水平初級和中級的時候把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材料混著聽。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表達習慣非常不一樣,常用句和詞都有差異。我個人認為美式英語比英式英語簡單一些,美式英語表達習慣更直白,沒有英式英語里大量存在的隱喻習慣。雖然都是英語,但其實兩種風格的英語在語言邏輯上是有所差異的,混著學,往往兩種都學的不到位。比較推薦的方法是先學習一種,對一種英語的掌握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去學習另外一種。這種差異比較像大陸漢語和臺灣漢語的區別,不僅是個別詞發音不一樣、整體語音語調不一樣的問題,很多表達習慣和句式都不一樣。想象一下一個老外一句大陸中文一句臺灣中文的講漢語,對于英國人或者美國人來說,一句英音一句美音就是這個效果。

      四、專精學習

      當一個人的英文水平已經達到中級水平,想要繼續提高到高級甚至是專業水平,那么很多英文學習的方式都要進行調整。如何衡量英語是否達到中級水平?用詞匯量來評價,大約要熟練掌握3000-4000個單詞。用考試來衡量,大約是托福40分左右,雅思5分左右的水平,甚至更低一點。到這個時候,應該能夠大體看懂一些比較通俗的報紙和新聞,經濟學人和紐約時報這類自然看起來還很難,但twitter上面各路明星或者特朗普發的一些搞笑推文就能看的很開心了。到這個水平以后,再要提高英文,一些學習方法就要有所改變。

      首先是單詞,有些單詞到了該背就得背的時候。就像漢語中的一些成語以及一些不常用的高級詞匯,除了老老實實去背,也沒有別的辦法。好在,這類詞不算特別多。一般的美國人詞匯量在1萬5到3萬之間,完成了高等教育的美國人詞匯量大約在23000到35000之間。有傳言說美國高中生平均詞匯量是4-5萬那是純屬瞎扯,美國著名作家們的詞匯量應該在4-5萬之間。

      就以美國普通人的詞匯量最底線作為我們英文水平高級的標準,從中級三四千的詞匯量到高級一萬五的詞匯量中,大約有10000多詞匯不是常用詞匯,指望通過平時多聽就能記熟的可能性不大了。這一萬詞匯,該背就背吧。

      10000詞匯看起來多,實際上有了之前5000左右詞匯的基礎,要記憶他們并不是很難。三四千的詞匯量基本能夠支持外文字典的閱讀,就算有不認識的詞,不能靠圖片或者行動等記憶,也可以靠查原文字典來學習。加之印歐字母語系內的各大語種都有詞根詞尾和具有固定含義的音節等元素,這10000詞背起來也不一定就多難。

      到了這一階段,新詞匯的主要輸入來源逐漸從聽變為讀,讀的重要性逐漸突出。

      用中文水平來橫向對比中級英語和高級英語的區別。哪怕作為漢語母語者,每個人的漢語水平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說在秋天看了江邊落日,有的人只能說牛逼,有的人就能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你還是中級英文水平,你就能當個用英文說牛逼的人;等達到高級英文水平,就可以用英文來表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中文水平高的人是如何學會那些不常用但是優美的辭藻的?多看書,多背誦。任何一種語言都一樣,到了學習修辭和高級詞匯的時候,只能多讀名著多背誦,沒有任何別的選擇。

      其實,到了這個階段,無論是多讀書還是偶爾背幾個新單詞都不是很難的事情了。英語的進階學習同漢語的進階學習沒什么區別了,不過是我們初中高中語文課上做的事情而已。

      最后,說一點其他的,對于學習外語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學好一門外語這件事。最理想的態度是把語言學習當成了解一種文化的途徑?;趯σ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感興趣,來學習一門語言。

      中國大部分英語學習者達不到這種理想狀態,多是迫于學業壓力和工作壓力,而不是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文化有什么興趣。抱著這種心態非常降低學習的效率,使得英語學習往往不具有持續性。語言學習本身是枯燥的,有意思的是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當你對這些文化沒興趣的時候,語言學習的過程就只剩下枯燥和乏味的機械重復。

      美國的高中、大學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比較簡單,他們要求學生學一門外語,但學什么由他們自己選擇。美國女孩子學法語的很多,因為覺著法國人很浪漫;西班牙語也很受歡迎,尤其在加州地區,因為很多加州人祖上都是說西語的,加州曾經也是墨西哥的領土,很多人想了解加州和自己民族的過去。總而言之,大部分美國學生選擇學習一門外語時,多是基于興趣。

      那么沒有選擇的中國人怎么辦?

      從實用主義出發,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說好英語,那就從小帶他熟悉英美文化,從小引導他們對英語國家的興趣;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嘗試著培養自己對于英語國家的興趣,無論是電影、體育還是音樂,從喜歡的方面入手,培養自己對英語國家的好奇心。如果你始終對英語國家沒有任何了解的欲望,而又不得不學習英語,那恐怕是為了升職加薪。既然如此,那就在覺著英語無聊的時候暢想下美好的未來吧。

      END

      掃一掃,加我的私微

      升值出品,必屬精品

      我的文章,都是深思熟慮很久,經過2-3天的創作完成的,我的創作習慣,有時候還要在紙質的筆記本上先打一遍草稿,我知道這樣做在這個時代有些原始,但我必須對得起我的文字和訂閱者。偶爾頭條我們也有一兩篇其他作者約稿,作者都是世界頂級名校的碩博,你看到的都是他們二三十年的積累閱歷。

      很多讀者看的時候還沒有養成點轉發和點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多點點,因為這里的文字值得讓更多人看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无码大香线蕉综合| 色狠狠色噜噜AV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日韩综合av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草草影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V电影网| 中国女人高潮hd|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一区二区福利在线视频|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亚洲999精品AA片在线爽|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激情五月开心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区| 中文人妻AV大区中文不卡|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免费看|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婷婷| 国产成年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久久蜜臀av|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