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指出了導致價格下跌的兩大關鍵因素,一是咖啡豆產量的增加,二是巴西貨幣的貶值。 在期貨市場,咖啡豆價格正在急劇下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 3 月以來,紐約洲際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受大多數咖啡愛好者青睞的品種)價格每磅不到 1 美元,已跌至十多年來的最低點。 對中美洲許多咖啡種植者來說,這樣的價格遠低于生產成本。《金融時報》的報道稱,每磅價格要達到 1.2 美元至 1.5 美元,他們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華爾街日報》指出了導致價格下跌的兩大關鍵因素,一是咖啡豆產量的增加,二是巴西貨幣的貶值。 咖啡的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以赤道為中心的南緯 25° 與北緯 25° 之間,這個區域也被稱為“咖啡帶”。五年前,巴西遭遇嚴重的干旱,同時中美洲咖啡銹病泛濫,這使得全球咖啡產能大大減少,咖啡期貨價格隨之上漲。但是現在,咖啡產量已經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國際咖啡組織(ICO) 4 月的報告稱,2018/19 年(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3 月)咖啡年的咖啡產量超過消費量,這是連續第二年咖啡供大于求。《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部分原因是一些咖啡生產國加大了咖啡種植力度,以對抗巴西在該行業的主導地位。 但是,巴西仍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其次是越南、哥倫比亞和印度尼西亞。根據 ICO 的數據,2018 年,巴西生產了 75 億斤咖啡豆,產量比第二大生產國越南(34 億斤)多了一倍多。巴西也是最大的咖啡出口國,巴西出口咖啡量占到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國際咖啡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巴西供應的影響。 而巴西貨幣雷亞爾的疲軟擴大了出口,進一步拖累國際咖啡價格走低。現在,1 美元能兌換約 3.9 雷亞爾,而 2011 年 6 月,1 美元相當于大約 1.6 雷亞爾。“巴西的出貨量不僅繼續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而且在 2019 年第一季度加速增長”,一位代理商告訴《金融時報》。 咖啡豆價格的下跌不一定會影響普通咖啡消費者的生活。事實上,咖啡店的咖啡價格也幾乎沒有變化。因為對店鋪來說,咖啡豆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成本,其他成本還包括租金、設備、人工以及其他原料等。 但這對咖啡農(特別是小農戶)來說是個壞消息。《華爾街日報》稱,一些農民被迫通過削減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量來應對價格下跌——但這只會讓咖啡容易受到病蟲侵害,收成受到影響。甚至,一些咖啡農已經放棄了種植咖啡,轉而種植其他作物。它擔心,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一些農民可能會完全放棄這個行業。 題圖來自 Pixab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