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看過電影《三進山城》,對電影里的古城印象很深,幾十年后的今天得以拜訪影片拍攝地的這座古城。興城位于錦州和山海關之間(今天的葫蘆島市),史稱寧遠,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一部興城古城,半部明清戰史”之說。 明代末年,朝政腐敗,綱紀廢弛,女真崛起。遼東大地,風煙迭起,生靈涂炭。明清在遼東長達二十六年的戰爭中,歷史把寧遠古城推向了戰斗的最前沿,成為了軍事、政治中心,見證了明清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戰斗歷程。 寧遠古城為邊防重地,明將袁崇煥曾駐兵于此,屢敗清兵,史稱“寧遠大捷”。天啟六年(1626),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兵13萬圍攻寧遠城,身負重傷而敗退。天啟七年清太宗皇太極統軍再攻寧遠城,再敗城下。這座古城是五百年前留下來的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它經歷了570多年的風雨浸蝕和戰爭摧殘,外城現已無存,內城經歷代維修,基本保持原貌。 興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寧遠州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南北長825.5米,東西長803.7米,全高10.1米。城墻基砌青色條石,外砌大塊青磚,內壘巨型塊石,中間夾夯黃土。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門,門外有半圓形甕城。四門:東曰春和;南曰延輝;西曰永寧;北曰威遠。城上各有兩層樓閣、圍廊式箭樓,分別各有坡形砌登道。四角高筑炮臺,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設紅夷大炮。東南角建魁星樓一座。城內東、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偉壯觀的鐘鼓樓,它凌空飛架,與四座城門箭樓遙相對應,顯得威嚴壯觀,氣勢巍峨。 興城古城現在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有明代祖氏石坊、文廟、薊遼督師府、將軍府、城隍廟、寧遠驛館等古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