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醫函授大學所編撰的《本草備要講解》,是以清代汪昂的《本草備要》為藍本,予以講解注釋而成。除為函授學員學習應用外,也可供廣大中醫、中藥人員及中醫愛好者閱讀。 本書主要對原著進行講解。講解中既解釋原文主要內容,又有所闡發。力求突出重點,通俗易懂,理論聯系實際,便于自學。 ![]() 第一章:解表藥第一節:辛溫解表藥 麻黃、桂枝、紫蘇、荊芥、防風、羌活、白芷、藁本、細辛、辛夷、蒼耳子、香薷、生姜、蔥白、胡荽、赤檉柳、雞蘇 第二節:辛涼解表藥 薄荷、牛蒡子、桑葉、甘菊花、蟬蛻、淡豆豉、蔓荊子、葛根、柴胡、升麻、浮萍、木賊 第二章:瀉下藥第一節:攻下藥 大黃、樸硝、芒硝、元明粉、蘆薈 第二節:潤下藥 大麻仁、郁李仁、海松子、蜂蜜、蓖麻子 第三節:峻下逐水藥 甘遂、大戟、芫花、蕘花、巴豆、牽牛子、商陸、續隨子、澤漆 第三章:清熱藥第一節:清熱瀉火藥 石膏、知母、梔子、蘆根、天花粉、竹葉、夏枯草、決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夜明砂、熊膽、西瓜 第二節:清熱燥濕藥 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苦參、白鮮皮、秦皮 第三節:清熱涼血藥 犀角、生地黃、干地黃、玄參、牡丹皮、紫草、童便、人中黃、人中白、蕓苔 第四節: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青黛、敗醬草、土茯苓、馬勃、山豆根、射干、白頭翁、馬齒莧、白蘞。漏蘆、山慈姑、綠豆、菱、橄欖、梨、甘蔗、茶、芭蕉根、祝椇子、 第五節:清虛熱要 青蒿、白薇、地骨皮、胡黃連 第四章:芬香化濕藥藿香、蒼術、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第五章:利水滲濕藥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車前草、車前子、滑石、木通、通草、萹蓄、石葦、瞿麥、海金沙、萆薢、茵陳、地膚子、冬葵子、冬瓜、赤小豆、燈草、淡竹葉、鯉魚 第六章:祛風濕藥獨活、威靈仙、防己、秦艽、木瓜、五加皮、桑寄生、白花蛇、烏梢蛇、蛇蛻、虎骨、豨薟草、海桐皮、原蠶沙、松節、絡石藤、桑枝、石南葉、天仙藤 第七章:濕里藥附子、草烏頭、肉桂、桂心、干姜、吳茱萸、高良姜、川椒、丁香、茴香、胡椒、蓽苃 第八章:開竅藥麝香、牛黃、冰片、蘇合香、石菖蒲、安息香 第九章:安神藥第一節:重鎮安神藥 朱砂、磁石、龍骨、龍齒、牡蠣、紫石英、金、鐵、珍珠、琥珀 第二節:養心安神藥 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合歡皮 第十章:平肝息風藥羚羊角、石決明、貝子、代赭石、鉤藤鉤、天麻、蚯蚓、僵蠶、全蝎、蜈蚣 第十一章:理氣藥陳皮、青皮、枳實、枳殼、香附、木香、烏藥、佛手、香櫞、沉香、檀香、紫檀、川楝子、荔枝核、薤白、大腹皮、甘松香、山奈、刀豆、柿干、柿霜、柿蒂、梅花 |
|
來自: 昵稱6378763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