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軌交文化”,展現城市變遷,唱響時代旋律,向建黨95周年和浦東開發開放26周年獻禮——由浦東新區檔案館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浦東軌道交通的前世今生”影像史料征集評選活動,作為第九屆浦東新區“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的主體項目之一,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配合活動的舉辦,“浦東檔案”微信公眾號將從今天起開設“浦東軌道交通的前世今生”專題,為您講述浦東軌交發展史上的感人故事,同步呈現征集活動的精彩盛況,期待小伙伴們的持續關注!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蓬勃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規?;?、立體型、高效能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已經形成。自橫貫上海城區的2號線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在浦東大地上已有2號線、4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1號線、12號線、16號線等眾多軌道交通線路運營,覆蓋浦東沿江片、濰坊、塘橋、上南、花木、金橋、張江、三林、高橋、川沙及原南匯等重要經濟商務區和居住區,設有世紀大道、龍陽路、東方體育中心等多線換乘樞紐站,連通上海兩大空港,極大地提高了浦東區域內及越江交通的便捷性,拉近了浦東市民特別是原先相對偏遠地區與上海中心城區的距離,促進了浦江兩岸經濟、社會、民生一體化發展,加速了人才流動,甚至改變了許多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置業方向。很多市民說,有了軌交,“一小時內通勤”的夢想實現了,在哪里買房、哪里工作,選擇余地更多、自由度更大了! 隨著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優化和人口流動加速,上海、浦東的軌交路網在不斷地延伸和加密。"十三五”期間,根據《滬通鐵路二期相關設施專項規劃》的設想,滬通鐵路二期將選址浦東機場,在此增設支線,并通過原有“浦東鐵路”祝橋站之間的連接形成“組合站”。 滬通鐵路二期選址浦東機場,意味著浦東機場將真正成為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 這就意味著,未來浦東─虹橋機場連接線、地鐵2號線、磁懸浮線、地鐵21號線(高橋─金橋─張江─迪士尼─祝橋)4條軌道交通線路將與浦東國際機場、浦東鐵路實現近距離換乘,浦東機場將真正成為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 當我們在為如今浦東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而驚嘆的時候,可曾想到,浦東人的“鐵路夢”已歷經百年的求索? 上南鐵路小火車 這個在鐵軌上滾動前行的公交車,是上南鐵路小火車,承載著近百年前的浦東人鐵路夢。 浦東軌交第一路——上南鐵路 說到上海鐵路,必須先從上南公路說起,因為當時的上南鐵路是在上海公路上鋪設鐵軌而成。 今天的浦東上南路,最初是由地方名紳穆湘瑤等人修筑。1921年穆湘瑤發起集資創建上南長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他本人任董事長。公司成立后,即與上海、南匯兩縣交通事務局訂立租借契約,修筑上南公路。計劃由黃浦江邊周家渡口(時周家渡屬楊思)至終點大團鎮,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周家渡——周浦,第二階段為周浦——新場,第三階段為新場——大團。其時,首先實施第一階段,1922年7月周家渡到周浦一線土路竣工,為煤屑路,同年8月15日通車,全程13.85公里,沿途設6個車站,后該線汽車逐漸增多至20輛。 1925年公司又重新增資12.5萬元,在原有公路基礎上加鋪鋼軌,同年8月,穆湘瑤委托原在德國留學的二兒子穆家玫向德商購進蒸汽機車2輛、大客車4輛、貨車10輛。從此,上南公路自然變成上南鐵路。 同時,穆湘瑤還將周家渡至董家渡之間的輪渡改為蒸汽輪渡,加上之前疏浚楊思港等因素,使該地區的水陸交通得到了較好發展,楊思、三林和周浦沿線的農商業取得長足的進步,甚至帶動了上海、南匯兩縣級浙江北部地區的經濟繁榮。 幾經沉浮的老浦東人軌交夢 穆湘瑤為何要建上南公路、鐵路?應該說,兩次失敗的鐵路建設,激發他誓志發展“浦東鐵路之自我”。 一是建于130多年前的吳淞鐵路。當時它自吳淞至上海,全長30華里,由英商怡和洋行出資修筑,1874年12月動工,兩年后全線通車。可哪知這條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竟極為短命!通車一年后,就被清政府拆除了,火車與鐵路運往臺灣,世人嘩然。是什么理由呢?據說是洋人擅自于上海筑路,侵犯了中國主權。其實真正原因是清政府的守舊,寧愿凡事慢慢來,也不愿做出頭椽子,“不可使中國鐵路開之自我”,因而把鐵路拆毀了。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年后,1898年9月1日,清政府又在上海至吳淞修筑了淞滬鐵路。這一前一后,豈不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穆湘瑤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即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容慢慢來。他每逢想到此時,總是激動不已地說:“我要開浦東鐵路之自我。吳淞鐵路應為戒也”。 二是失敗的滬金鐵路。浦東同鄉會早期領導人李平書先生于1909年(清宣統元年),發起在浦東修建滬金鐵路,但最終失敗。這條鐵路規劃自浦東楊家渡起,東抵川沙欽公塘,往南經南匯、奉賢至金山的白沙灣。興筑目的是“保運輸之權利,圖沿海實業之振興”??芍^百分之百上乘構想。但因資金不足等原因,致工程未能付之實施。實為憾也。而今,民國10年,我等步之后塵,怎不為之動情而努力!”穆湘瑤與其弟穆藕初、伙伴朱祥紱等商量籌劃。他后來說:“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如何適時巧妙結合?有了好的構想,也必須有促使成功的條件,才能圓夢?!?/p> 正是憑著這份難能可貴的家國情懷和敢為人先、勇于突破的創新精神,上南公路、鐵路在穆湘瑤等人的努力下終于順利建成了,在浦東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時至今日,上南路作為浦東重要的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仍在發揮作用。 今天,當“浦東速度”驚艷世界的時候,這段百年前的浦東軌交追夢之旅,也通過老照片鮮活地展現在世人眼前,吸引著人們去追尋那涌動在一代又一代浦東人血脈中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