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屬中醫學之“鬼剃頭”、“油風”等范疇。又名園形脫發。系突然發生于頭部的無炎癥的局限性脫發。本病常無意中發現,發病于各種年齡。其特點是:頭發呈斑片狀脫落。脫發呈圓形、橢園形或不規則形,脫發處,無炎癥。無任何自覺癥狀。有些患者疾病呈進行引發展,乃至全禿。 1、茯苓500~looo克。研成細末。每次6克,開水沖服,每日2次,堅持服藥,直到長出頭發為止。主治斑禿(《奇難雜癥古方選》)。 2、鳳尾草根適量。浸油。涂患處。主治斑禿(《奇難雜癥古方選》), 3、鮮槲蕨15克,斑蝥1只,燒酒90克。沒浸1 2天后,過濾擦患處,每日 2~3次。主治斑禿(《福建中草藥')。 4、桐子核15克。開水浸泡。每日擦2~3次患處。主治斑禿(《中國秘方大全弟)。 5、側柏葉120克,全當歸6 0克。上藥焙干,共研細末,水調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早晨,以淡鹽湯送下9克,1日1次,連續服用20天為1療程。主治斑禿(《上海中醫藥雜志》1960·2)。 6、白倍石o.6克,新鮮生姜3塊(大拇指頭樣大小),高度白酒6 0毫升。將上藥裝瓶浸泡2天后取用。取浸制的生姜擦患處,邊擦邊蘸藥液。每日3次,每次1~3分鐘。擦的力度須輕重適中,太輕則藥力發揮不佳,太重則易于擦破皮膚。如擦破皮膚,可用紫藥水涂于患處,待愈后再擦。7、8、9月天氣炎熱,不宜使用本藥。本藥有毒,只能外用,切忌內服(<浙江中醫雜志》1986·3)。 7、鮮側柏葉32克,75%酒精loo毫升。將拍葉放人酒精.中浸泡7天。用棉花球蘸藥汁少許,局部搽試,每日3次,堅持使用,一般2—3月可獲療效。主治斑禿(《浙扛中醫雜志》1989·1)。 8、鮮柳對枝、芝麻梗、雞矢藤各適量。煎水洗頭,每天早晚各1次,第一次藥液洗完頭后可留下加入藥渣復煎再用。主治斑禿(斑新中醫}1981·1D)。 9、用新鮮嫩棗樹枝條1 0條。枝捆成柬,將一頭用火燃燒,使另~頭有油汁摘下,以容器盛之備用。先用清潔的溫水洗頭擦干,再用生姜反復擦禿頭處,到皮膚擦紅,再將棗樹枝汁涂擦在奧妙發處,每日3~4次。主治斑禿(《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2)。 1 0、清油1碗。用小竹子燒灰,入詘內煎禳,加豬膽汁和勻,剃頭后搽3日效。勿令日曬。主治梅花禿癬(《男女奇效良方》)。 . 1 1、芝麻油1碗,豬苦膽汁1個,麻油1碗。用小竹子燒火入內煎沸,再將豬膽汁瀝入和勻。剃頭后擦之,勿令日曬,數次可愈。主治梅花禿癬(《偏方大全》)。 1 2、雞內金(炒研.) 1 n0克。研極細末。每服1.5克,每日3次,飯前溫開水迸服。主治斑禿(《中醫雜志》1988 -2)。 1 3、藤黃、骨碎補各1 5克,桐油適理。共研細末,放入桐油中浸泡1晝夜成藥油,備用。用時先取鮮生姜1塊,切片。蘸藥油用力燕息處,每日3次。主治斑禿。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01.實用中醫經典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