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失玉”后,賈府上下四處尋找,仍無下落,妙玉的乩語,含有玄機,妙玉自己都說不清。就在大家尋玉期間,得知 元妃娘娘忽得暴病,沒多久元妃薨逝。賈府依照品級,“按貴妃喪禮,進內請安哭臨。”忙了幾日,“賈母惦記寶玉,親自到園 看視”發現寶玉像一個傻子似的,問起原因,才知失玉,急叫賈璉寫出懸賞價格,并要寶玉搬出怡紅院,帶到身邊住,從此寶、黛二人分離也。賈政道聽途說得知,只得叫苦,嘆氣道“家道該衰。”寶玉“失玉”后,又不上學也懶怠走動,說話也糊涂,變得又呆又傻,失去了通靈寶玉也就失去靈性。過了些時,竟有人送玉來,眾人難辨真假,唯寶玉冷笑道“你們又來哄我了。”王夫人總算明白了一回,這塊玉是假的。賈璉急于追問送玉人。 這一回故事比較集中,重點寫“失玉和尋玉”,穿插性寫了“元妃薨逝”,那些朝廷儀注和寶玉搬出大觀園情節安排,續者是寫不出來的,必是原稿無疑。但也有的紅學家認為按照脂批 的提示玉是被“誤竊”去的,還有“鳳姐掃雪拾玉”“甄寶玉送玉”后續中沒有這些情節,認為續作者是“改頭換面”“簡化人物性格矛盾沖突”靠離奇獲得效果。(參考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這種單純以脂批的話來評判后續故事,是不足為據的。至今誰也沒有見到脂批的原始記錄,都是后人抄錄的,抄錄時間前后不一,而且脂批語只是一種看法。作者如何寫,如何修改又是另一回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