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舉《四圣心源》治驗案例 作者:老溫讀書 我初學《四圣心源》,很快就被其一氣周流理論完全的折服。黃元御用這樣的理論模型,為我們指出了中醫深藏著的真正理論內涵。待看過數遍之后,我的醫學思想完全融進了這個模型,指導著臨床運用的思路。 中土斡旋,脾升胃降,肝升肺降,一氣回環。人之為病,無不是一氣升降不利,一氣郁積而致,中醫治病,無非就是調整郁滯的一氣從新周流。這就是中醫之理,掌握了這個,也就能遁入中醫之門。 以下兩例,均是我初學黃氏理論,在對其理論甚是懷疑之時,隨手栽取的《四圣心源》方子,當時初學中醫,不懂辯證,不會八綱及臟腑辯證。這是原方,卻有出乎我意料之功效,讓我看到了中醫之希望。自此我才痛下決心,從西醫改學中醫。 現舉三例子供大家共勉,也希望能讓大家對學習一氣周流提供一些幫助。 一、2012年3月,黃女士,24歲,反復牙疼數年,再次發作3天,痛不可忍受,服布洛芬緩釋片未能緩解,曾因蛀牙多次治療,舌嫩紅苔白膩有 水濕。考慮脾濕胃逆,相火不降。 開方:柴胡9g 桃仁9g 石膏9g 骨碎補9g 水煎服,徐咽。《四圣心源》 初服當晚牙痛更劇,至下半夜稍好,第二日牙痛大減。繼服兩劑,牙痛消失。 二、2011年11月,黃女士,反復口腔潰瘍數年,每次發作持續十余日方退,痛甚。考慮足陽明上逆而生燥熱, 開方:甘草6g 黃芩6g 茯苓9g 半夏9g 石膏9g 三劑,水煎服。《四圣心源》 一劑后痛愈強半,三劑后潰瘍消失,至今未再發作。 三、2012年1月,某男,20余歲,朋友介紹讓我開方,訴近兩個月來腰痛明顯,西醫各項檢查均未見異常。電話詢問得知,患者近段時間性生活較為頻繁,遂致腰痛,精神欠佳,常覺頭暈。初學中醫,猶豫蠻久,患者再三請求,遂予開方:茯苓9g,炙甘草6g,干姜9g,附子9g,桂枝9g,阿膠9g,當歸9g,砂仁9g。《四圣心源。腰痛解》三劑,水煎服。三天后,患者回復,曰服藥后腰痛大為減輕,頭暈等證基本消失。再原方5劑,患者訴后面不再減輕。思之,我初學中醫,不懂辯證,不能隨證改方,遂致不能痊愈。 【注】例一所使用的是《四圣心源 七竅解》里面的柴胡桃仁湯;例二所用者是甘草黃芩湯;例三是桂枝姜附阿膠湯。 再舉《四圣心源》治驗案例2——自身試藥治愈感冒咳嗽 近幾日寒風再起,我頂著風寒回家為爺爺祝壽,不想回到學校后及出現畏寒,頭重,強烈咳嗽,伴咽癢,無痰,夜間為甚,甚至夜不能寐。考慮本人肺氣常有不順暢,平日肌膚腠理開泄,肺氣郁積尚有出路,不致出現咳嗽等癥狀。今日風寒束表,肺氣不宣,在加上降路不暢,肺氣上涌鼻竅,沖擊而做咳嗽。因思本病起于風寒外束,兼畏寒,脈稍緊,故考慮麻黃湯治療。本在肺氣不降,故加上五味子、半夏,兼利肺氣止咳加紫苑、桔梗。考慮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細辛。遂自組一方: 麻黃12克,桂枝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紫苑9克,五味子15克,干姜15克,桔梗9克,細辛5克 三付,水煎服。 晚上臨睡前服一付,不料效果神奇,十分鐘后咳嗽基本停止,當晚竟相安無事。第二日仍見少量咳嗽,同事見之,甚為驚奇,問我有何神方。我笑曰:在《四圣心源》里。再服第二付,咳嗽完全消失,遺留第三付已經束之高閣,面落塵埃。 我多次利用《四圣心源》思路進行遣方用藥,多獲奇效,真感嘆黃元御之偉大,一氣周流理論之精深,甚值得我輩努力研究。 再舉《四圣心源》治驗案例3——腦腫瘤頭暈重的患者(澤瀉散) 我研習《四圣心源》算來已經有一年余,前后所看不下十遍,但臨床應用總感覺左右皆可,升降無所適從,看病選藥不知所蹤。為溯本求源,故近段時間以來,靜心研習《傷寒論》及《神農本草經》。結合劉渡舟及黃煌教授的解釋,運用一氣周流,思路頓時開朗,滿眼疑云競銷開散。 患者女性,57歲,神經外科檢查第三腦室占位,考慮膠質瘤可能性大,因部位深入,不能手術,遂轉到中醫科治療。 刻診:神疲乏力,頭悶重,動則頭眩,步行搖晃艱難。短氣懶言,全身無力,四肢麻木,舌淡苔白膩,脈沉濡。陳無擇言脈沉濡主濕,舌淡苔白膩亦主濕,考慮水濕困重中焦,阻礙濁氣降路,濁氣上涌而不降,則頭悶重。想到《金匱要略》澤瀉散: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遂與開方:茯苓20克, 桂枝9克, 白術15克, 甘草9克,澤瀉20克,附子10克,細辛9克,三付。 患者服藥一付后,頭悶重明顯減輕,服完三付,頭悶重完全消失,步行基本沒問題。但全身乏力、四肢麻木等癥狀沒有解決,腦部腫瘤亦無效果。患者感覺從未有過之輕松,因腫瘤不能手術而出院。 澤瀉散治療水濕停聚于心下而出現的頭悶重,卻有奇效。至于為何去水瀉濕之藥能有如此神功,我至今未能悟透,不能給大家解答,望大家諒解。也希望能理解此方義之杏林高手不吝賜教,我將不勝感激。 再舉《四圣心源》治驗案例4——便血一月余的患者(桂枝黃土湯) 男,23歲,反復便血一月余,大便時肛門脹痛,大便開始大且硬,排出頭段大便后就開始便血。時見肛門脫出,因便血量較大,每次大便均不敢蹲久排盡,甚是苦惱。西醫院檢查曰“痔瘡”,若不及時手術治療,恐有肛裂之變。患者恐手術,想起了我,遂電話告知。 問診找不到其他癥狀,面診及脈診均不能進行,我甚是為難。看患者年輕體壯(患者是我好朋友),言語洪亮,知道其中氣充足。恰逢我研習《四圣心源》,見便血之桂枝黃土湯,醫理分析獨到精辟,藥物平和無奇,遂決定一試,但藥房無灶中黃土,且見患者便硬,遂將灶中黃土改為肉蓯蓉。 生甘草6克,白術15克,附子9克,阿膠9克,生地黃9克,黃芩9克,桂枝9克,肉蓯蓉9克。三付,水煎服。 一周后,患者回復,曰吃藥二付后,便血竟然停止,服完三付,大便亦較前輕松。見效后自行在取藥服完一周。目前已經停藥,便血已經消失,唯獨大便仍有些硬。 后方加上苦杏仁9克,肉蓯蓉12克,枳殼6克,繼服7付。患者回復大便基本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