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上海舊地名盧家灣,人們就會聯想到以后的“盧灣”這個行政區。確實,在舊上海,甚至在1956年(上海直轄前二年),上海都有一個叫做“盧家灣”的行政區,這說明,舊時的盧家灣是以后盧灣區(1956年起,將原盧家灣區與原嵩山區合并后建立新的盧灣區,并在1958年直轄后得以沿用)的主要區域之一。現在,雖然盧灣區已并入黃浦區,但我們從“盧灣舊地”最新的樓盤廣告上,仍可感受到開發商還在利用老盧灣這一發源地的巨大號召力。
舊盧家灣的核心地段在今重慶南路、徐家匯路交匯處一帶,東過淡水路近馬當路,西過思南路、泰康路、斜徐路一線,南過徐家匯路一側,北至建國東路、建國中路的結合部。
盧家灣原為肇嘉浜的一個河灣,早期有羅姓聚居于此,故而得名羅家灣,因“羅”“盧”在滬語中發音相同,遂訛傳為今名。原為上海法租界和華界的邊緣地區,上海法租界總巡捕房及監獄位于此處,附近系華界的小型工業區和平民聚居區。現在,因徐家匯路與肇嘉浜路已成上海交通“三橫”之一,故老盧灣這一段也隨之迅猛發展,成為市政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的熱點區域,你要是進入其間,便會迅即為新興的高層住宅群所圍裹。

今南北高架重慶南路段越過徐家匯路,這里是舊時盧家灣的中心區域。

今徐家匯路、馬當路口西望
建國東路

淡水路
盧家灣東部外延區域,今馬當路。
馬當路、建國東路口

建國東路、重慶南路口
建國中路上的上海八號橋創意園區
思南路
盧家灣西端外延區域,今泰康路
徐家匯路西去徐家匯的這一段原“徐家匯路”因肇家浜的填沒而改為肇家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