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墩楚墓出土大批精美文物 12.23 13:31 棗陽九連墩楚墓22日有重大發現,目前,出土的文物總數已近500多件,其中包括鐘、磬、鼎、鑊、人擎燈等價值極高的精美文物。 1號墓出土的編鐘總數達34件,2號墓也發現了編鐘、磬,專家估計數量不比1號墓少。編鐘保存完好,沒有銘文,數量和大小雖然都比不上著名的曾侯乙墓編鐘,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館員劉輝認為,這樣完整的青銅禮器在已發掘的楚墓中極為罕見。此外,2號墓還出土三副保存完好的漆瑟。 長頸鼓腹方形青銅壺是1號墓今天出土的另一件重要文物。這只精美的青銅壺上有可拆卸的鏤空裝飾花紋,四面有棱,兩側有龍形耳。專家介紹,這種方形銅壺在南方地區比較常見,大夫以上的貴族才能使用,一般和簋、鼎等組合成祭祀的禮器群。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曾侯乙墓也發現過這種方形壺,但器形、花紋與這件器物不同。 1號墓內還出土了鑊鼎、饋鼎、升鼎、簋等青銅禮器,饋鼎里發現了一些尚不知名的果核。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紅星介紹,這次出土的鑊鼎直徑82厘米、通高93厘米,是迄今為止我國經科學發掘出土的最大楚墓鼎。 今天出土的“人擎燈”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人擎燈”造型奇特、制作精美。銅人手擎燈臺,一只手上還停有一只小鳥。銅人服飾清晰可見,生動傳神。專家稱,這種造型別致的“人禽同燈”在全國楚墓中極為罕見,此前只在江陵望山楚墓和荊州包山楚墓有過發現,但造型和制作工藝都不及此件。此外,1號墓內還出土了簋、盤車傘、車軎、馬鑣、馬銜、銅釗、戈、箭、戟、罐缶、盤等大量文物。 由于1號墓內嚴重垮塌,考古工作者加緊了清理工作進度。工作人員今天下午打開了1號墓內棺,專家正在抓緊進行墓內文物清理工作。考古工作者今天還打開了保存完好的2號墓封板,墓內發現了碳化的板栗和紅棗,還發現了少量漆圓盒、編鐘、瑟及一些漆木器。(黎昌政張軍) 從九連墩戰國古墓一號墓出土的長頸鼓腹方形青銅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