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種植戶們講了葡萄全園病害對應農藥使用,今天小編將和您講一下葡萄全年防病用藥方案,從花序展露期、開花前2~3天到整個管理過程關鍵注意病害預防,具體品種根據氣候及管理模式加以調整。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葡萄全年用藥之開花前2~3天的防治。 1.防治適期描述 葡萄花的花帽被頂起,稱為開花。葡萄花序中,一般中間的花蕾先開花;有1%--5%的花序上有花蕾開花的,就是采取措施的時期。 2.需要防治的病蟲害 從病蟲害的防治適宜時期考慮,開花前與花序分離期一致,是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穗軸褐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時間點,是透翅蛾、金龜子、綠盲蝽、薊馬等蟲害的防治點,也是補硼最重要的時期之一。 從氣候上考慮,氣候干燥、干旱時,使用1次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如果氣候濕潤,或雨水較多的地區,要針對性處理。 從葡萄園病蟲害發生歷史來考慮,根據上年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明確病蟲害防治的重點。 3.可以使用的藥劑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能同時防治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穗軸褐枯病,廣譜性藥劑,在關鍵期使用會有關鍵作用。 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對灰霉病、穗軸褐枯病有效,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對灰霉病、穗軸褐枯病有效。 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35000倍液:防治霜霉病有效(在霜霉病早發時使用)。40%嘧霉胺懸浮劑800-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 禾豐硼2000倍液:補硼,解決缺硼引起的大小粒、不脫帽等問題。 4.具體措施 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禾豐硼2000倍液。春季雨水多,上年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比較嚴重的地區,使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3500倍液+禾豐硼2000倍液。透翅蛾、金龜子等蟲害為害的地區:在以上措施中加入殺蟲劑,如聯苯菊酯,再如70%甲基硫菌靈100倍液+禾豐硼2000倍液液+10%聯苯菊酯微乳劑3000倍液。 5、常見的錯誤做法 在葡萄發芽后到開花前的病蟲害防治中經常見到一些錯誤做法,總結如下。 (1)開花前,不使用農藥錯誤點:沒有看到病害或看到病害很輕就放松防治或不采取措施。 原因:發芽后到開花前,病害是零星發病期、病原菌的數量在積累階段通常看不到病害或蟲害造成的嚴重為害。葡萄發芽后,各種病蟲開始活動。病害的防治,是根據病害的發生規律進行;蟲害的防治,在害蟲生活史最薄弱沒有造成為害的時期進行了。所以,應該根據病蟲害的發生風險,在病蟲害的重要防治時間點進行防治,而不應該是在看到病蟲害發生普遍或發生比較嚴重的時間才進行于防治。 正確做法:根據葡萄園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天氣狀況,使用1~4次農藥,并配合其他措施。 (2)農藥選擇失誤,造成效果很差錯誤點:沒有對癥施藥。 原因: ①抓住了病蟲害的防治時間點,但是在選擇措施或選擇藥劑時出現失誤,或沒有根據田間病蟲害的狀況對癥選擇和使用農藥。這樣,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對于開花前雨水多的區域的炭疽病防控,花序展露、花序分離開花前等都是防治適期,至少應該在花序分離開花前有對應措施。 ②對于霜霉病,在開花前不是重要病害,但是,如果冬季潮濕泥濘(或冬季有積雪覆蓋)且春季雨水比較多,花序分離和開花前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防治點,并且注意噴施農藥的位置(花序比葉片更重要)。 ③對于黑痘病和白粉病,2~3葉十期是最重要的防治點;之后,在花前和花后的防治措施中,能夠兼治黑痘病和白粉病就可以了。所以,在掌握葡萄園中重要病蟲害種類,明確采取措施的時間的同時,所采取措施也要能夠兼顧所有重要的病蟲害。 ④如果選擇的農藥,不能兼顧防控葡萄園這個時期的所有重要病蟲害,就容易出現防治失誤。如果花前藥劑選擇失誤,一旦造成比較嚴重的病蟲害問題,不但損失比較大,而且會為落花后病蟲害防控造成較大壓力或加大嚴重為害的風險。 正確做法:花前防控病蟲害,要根據葡萄園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或使用農藥,并且,病蟲害的防控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且要兼顧所有病蟲害的防控措施(不是依靠某種特效農藥解決葡萄病蟲害問題)。 (3)措施不到位 錯誤點:使用農藥質量不高,噴灑不均勻、不周到。 原因:選擇農藥后,一定要把農藥施到位置。否則,防治效果會大打折扣。 正確做法:選擇合適的用藥機械噴灑農藥,霧滴要細,要均勻、周到,并且要噴到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