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雖然有些遙遠,但事實上并沒有過去多久,可如今中國的發展實在是太快太迅猛,已經讓人無法想象我們的國家在過去曾經遭受過那么多磨難。 而親身經歷過那些戰爭的人們都已經老去,甚至很多老人已經去世,這些保留著最真實記憶的一代人好像都快隨著這些記憶消失了,我們只能從歷史書以及相關的影視作品中,來獲取一些關于過去這場戰爭的信息。 我們這一代的人沒有承受任何的代價,卻享受著他們的成果,而作為現在還活著的抗戰老人,才是非常完整的經歷了戰爭與和平年代的人,經歷過戰爭的他們,更加懂得如今和平的寶貴。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參與過抗日戰爭的老兵,這位老兵已經年過九十,他身體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眼睛更是完全失明,基本上看不到東西,然而他還是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在黑暗中度過了七十余年。他名叫錢建民,算一下到今年他已經96歲了,不過終究是年齡大了,在今年二月還是離開了人世。 年輕的時候錢建民在重慶的軍校學習,因為成績優異,他成為所在分隊的戰車指揮,畢業之后他義無反顧的投身于軍隊,還參加了在緬甸的與日軍方面的戰爭。之后他多次參與作戰,在戰爭中也多次負傷,他的眼睛就是在一次戰爭中受傷的,那時候錢建民的下巴被擊中,眼睛是被掉落下來的玻璃刺傷。 當時的中國經濟十分落后,就算是軍隊中的醫療條件也不是很好,眼睛受傷的他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援助,最終完全失明。看不到東西的士兵自然無法再參與作戰,于是他只能因傷退役。但對于士兵來說,其實他們留下的每一個傷疤都是無上光榮的象征,因此錢建民也可以說是光榮退役,他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在戰場上堅持到了最后的時刻。 以英雄的身份回到家鄉,錢建民受到了父老鄉親們的熱烈歡迎,家人們細心的照顧他,并且給他找了一個結婚對象。而對方也并沒有因為他的殘疾而歧視他,反而對他十分崇拜,婚后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結婚多年一直互相扶持,共同走到了生命的最后。 其實這位老兵并不慕名利,回歸到普通人的生活之后,他也沒有再大肆宣揚自己的經歷與事跡,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這個抗戰老兵的身份。他的身份之所以得以曝光也是因為兒女想要實現他生平的最后一個愿望,那就是他想親手摸一摸中國制造的坦克,這一直是埋藏在他心底深處的愿望。 錢建民在軍校學習的內容就是駕駛和指揮戰車,他在戰場作戰的時候也離不開坦克,前半生一直在和坦克交道的他離開了戰場很多年,在彌留之際就是想要摸一摸坦克,回憶一下自己曾經的榮耀時刻。 不知道錢建民是否還記得自己駕駛的第一架坦克是什么樣子,為戰爭勝利獻出一切獻出自己的鮮血與忠誠,更獻出了自己大半生的光明,他本來有權利要求更多,但是彌留之際他心中卻只剩下一個最質樸的愿望,錢建民淳樸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與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