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辭去紐約的工作空降上海創(chuàng)建工作室。沒有緩沖,沒有掛靠,從零開始。這意味著學歷和履歷沒法像求職那樣直接變現(xiàn),只能靠實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校訓有云'行勝于言',工作室就叫“行之”吧。 2018年工作室搬到了陜西南路,對面是巴金故居。看著弄堂里的被子褲衩,仿佛也更接地氣了一些。 這個時代提出了很多嶄新的命題,但建筑學科似乎被圈內(nèi)描述得陳腐封閉。好像學建筑的都要完蛋了——不轉(zhuǎn)行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 但我心目中的建筑絕不是陳腐封閉的。 建筑既不是舞臺表演曇花一現(xiàn),也不是手機觸屏上的平面內(nèi)容,更不是虛幻的交易,建筑設(shè)計在實實在在的塑造“日常存在”的三維空間。甚至該這么說:和生活空間相關(guān)的,都是建筑的范疇,它是各個領(lǐng)域和學科的接口。只要懷有塑造生活空間的意愿,嫌棄無聊,向往有趣 —— 不論是上海的弄堂里還是拉格朗日點上 —— 建筑設(shè)計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前些年的高速城市化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道路(而不是街道),電池盒子一樣的樓房 —— 這些其實只是抗通脹的對沖基金。市場這么聰明,行業(yè)上總結(jié)出各種套路和技法,既高效又省事兒,不僅把建筑搞得無趣,也把生活變得乏味。不過好在,這些套路逐漸吃不開了,生活需要多樣性的回歸。獨立建筑實踐,是熱愛生活最直接的方式。 我們目前的項目主要有三類:有一些是其他人不愿啃的骨頭 —— 或經(jīng)典套路失效,或限制太大而不知所措的;另外一些是不確定,需要自行命題的;還有一些是需要和多媒體交互,機械,數(shù)字技術(shù)相融合的。也正因如此,我們得琢磨來龍去脈,反思約定俗成,嘗試另辟蹊徑。 在開業(yè)之前,我敬仰出眾,鄙視平庸的依據(jù)是,有精彩的設(shè)計想法。后來我意識到,好的事務所必須具備兩種才能:首先是設(shè)計的核心天賦和實力;更重要的是足夠長的血槽:被各種瑣碎的事物損耗之后,仍留有旺盛精力投入設(shè)計本身。 “去做有趣的事情”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種能力。 Bjarke以前常說,建筑就好像要把100項任務全部完成,一項不達標就會導致變質(zhì) -- 換言之只要阻撓了其中任一項,你就失敗了。就一個項目而言,沒有迭代的機會。搗亂因素有很多,有很多是不可控的。這意味著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當然還有更多的爛事兒使你陷入失望和恐(饑)慌:例如內(nèi)耗導致前功盡棄;關(guān)鍵時刻被放鴿子釜底抽薪;起初豪言壯語,最后不了了之甚至拖欠款項等等。 不要因為這些境遇(僅僅)變得更會罵街,要更冷靜,別讓挫折感吞噬創(chuàng)造力。 令人欣慰的是,總體上大家的品味其實越來越好,用不著迎合假想出來的“低俗審美”。也許他們一時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你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東西好到足夠說服他。影響設(shè)計的因素很多,而自己的認可也許是最重要的—— 自己都覺得沒勁的東西,怎么說服別人去接受呢? 雖然設(shè)計不是項目成功的全部,但好的設(shè)計確實有煽動性的,能極大增加實現(xiàn)的可能性。我們好幾個項目是以設(shè)計力挽狂瀾一錘定音。越來越多的人也明白了,隨便做做的玩意兒,也多半成不了。 我們的絕大部分業(yè)主和合作方都非常棒,非常感激他們。我們也有幸遇到了幾位伯樂,在合作過程中增進了解,相互碰撞,共同挖掘設(shè)計的價值。 在實際的工作中,時間和效率最重要。只有目標清晰,方法得當,配合緊密,才能節(jié)省出更多的精力放在設(shè)計本身。低效的加班是沒有用的,浪費時間就是自殺。 浪費時間的方式包括:糾結(jié)猶豫(你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么),無效的多方案比較(如果全是垃圾,怎么選都是垃圾),理解錯誤(跑題了怎么做也是不對的),低級錯誤(返工花雙倍的時間,相當于死兩次),誤差積累(早晚得重新來過,不如一開始就精確一點),不會做(一天做不出來,冥思苦想一星期也沒用,不會就得先學)。 最后,我要感謝團隊。不論時間長短,職位如何,每個人都工作在設(shè)計的第一線,遵循我定制的嚴苛的工作方法(包括對使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工作的過程高強度,高效率,要學習的新東西很多。大家一邊被我虐,一邊一起創(chuàng)造有意思的東西,和工作室一同成長。 一眨眼兩年過去了,雖然充滿艱險,但總體是激動人心的。就像在海里游著,當然得時刻面對鯊魚和風暴,但畢竟你也擁有海洋的廣闊。 2018.12.19 除了還處于保密階段的,兩年來幾多歡喜幾多愁的項目,都一起發(fā)了吧: 湖南中鐵U型磁極雙塔 -- 超高層地標也可以是云軌車站樞紐 -- Team:熊星,李昌錦,陳希雅,張典,張蕾 合作方:HD湖南省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 超高層作為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有更大的意義把建筑做成規(guī)劃,云軌系統(tǒng)接入?yún)^(qū)域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 90米半徑的裙房鏈接塔樓,形成車站,商業(yè),跨越湘江防洪堤的景觀通廊 云軌車身和站臺也一道設(shè)計了 上海松江SHD 901影視基地改造規(guī)劃 -- 物盡其用,形式?jīng)Q定功能的逆規(guī)劃 -- Team:熊星,毛穎,孫天元,覃明鑫 電影是一場夢,建筑卻是真實 UK Railway Footbridge 競賽 -- Railways are like city fingers, why don't we put a ring on it -- Team:熊星,陳希雅,張典,張蕾,林亦萱 技術(shù)顧問:華懷宇 應力計算與無障礙運輸系 實體模型 地下的萬花筒美術(shù)館 -- 深圳華僑城逕口社區(qū)改造競賽一等獎-- Team:熊星,于越,王騫,黃文軒 把天空折疊起來 張家界劇場與酒店綜合體提案 -- 如果所有客房全部面向水景,會變成什么樣-- Team:熊星,曾皓,王騫,于越,景姍姍,陳塵悅,劉思騰 當你想把800多間客房全朝一側(cè)水景,而樓層又不能太高,就會變成一道波浪 旋渦與瀑布之劇場 張家界規(guī)劃/美術(shù)/圖書/科技/文化綜合館提案 -- 既然是五個館,那就做個“5”-- Team:熊星,于越,景姍姍,陳塵悅,董加惠 技術(shù)顧問:熊毅 串聯(lián)廣場院落,拱橋形成連廊,雨天不撐傘可以走到所有場館
廣西欽州國際中學校 -- 對稱有什么不好- Team:熊星,孫天元,孔培宇,劉思騰,曾浩州,林偉喬,唐萌,于雅馨,張典,張蕾,安一辰 配合單位:廣西大學建筑設(shè)計院 技術(shù)顧問:華懷宇,韋凱琳,楊熹 施工中 杭州 ADM 裝置1.0 - 水之影 -- 把3000米畫布懸掛成山,卻投射水影 -- 已完工
杭州 ADM 裝置2.0-海市蜃樓 -- 工廠里懸浮的海浪幻影-- Team:熊星, 張蕾 已完工 上海靜安寺 Look at Pixels Pop Up空間 -- 像素平面拉伸出第三維 -- Team:熊星, 孫天元 已完工 以及最初期N個白駒過隙的項目: -- 最艱難的就是開始了吧 -- Early Team & Helpers:陳塵悅,梁越存,俞秋晨,楊聰婷,艾智靖,馬成文,常瀚文,高佳玉,王天君,龔照森,覃明鑫 Team worked on confidential Projects: 雷昇,黃文軒,董加惠,林亦萱,唐萌,李昌錦,林偉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