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強行給自己加戲的橋段,誰說只會在電視劇里出現?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戲精能干的事兒,可比劇本精彩多了。尤其是藝術圈的老祖宗們,在演戲方面從不認輸。沒事兒就和大佬們抬杠,吃多了就給皇帝挖坑,從來不走尋常路,這劇本才有挑戰性好嗎! 比如“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就是個集潔癖、戀物、癲狂為一體的戲精,江湖人送外號“米顛”。別看他生活在古代,但人家的表演藝術非常前衛,留下了無數經典的段子,堪稱宋代奧斯卡影帝。 米芾像
官二代哪有當戲精好玩 作為中國歷史上超有性格的男人,米芾的出身也很不一般。 他的姓氏“米”起源于春秋楚國姓氏羋氏,和羋八子幾千年前是一家;他家五世祖米信,是宋朝的開國元勛;他媽是宋英宗皇后的乳娘,受皇后敬重,經常出入皇宮。有了這層關系,加上少年天才,米芾成年后很快就被破格提拔為副部級的公務員,端上了金飯碗。 但戲精就是戲精,注定要走和平凡人不一樣的路。 米芾對當官一點興趣都沒有。他不僅脾氣嘚瑟,誰都不放在眼里,連分內的事兒也干得吊兒郎當。上班從來不打卡,到處去搜集石頭,有喜歡的就拿回畫室賞玩,一待就是一整天。連領導都跑他家里興師問罪來了,他也只是不慌不忙地拿出幾塊小石頭,公然賄賂領導:“這樣漂亮的石頭,怎能讓人不喜歡呢?”最后說得領導都心動了,忘了興師問罪的事,拿了喜歡的石頭就溜了。 他還喜歡奇裝異服,搞點cosplay。作為宋朝人,米芾出門不穿宋朝衣服,卻穿一身唐代衣帽,常常引來大量群眾圍觀。他也不覺得害羞,反而洋洋自得,大搖大擺地在街上走來走去。他尤其喜歡戴高帽子,但古代沒有敞篷轎車,滿足不了他標新立異的表演欲望,他就干脆就把轎子的頂蓋給掀了,只露出一個帽子在外面,那叫一個詭異,被好友嘲笑像在坐囚車。 后來好不容易得了個兒子吧,他連自己的兒子的名字也不放過。給兒子取名為“米有人”,哦,不不不,是米友仁,外號還叫“小米”……
坑騙耍賴,才是戲精本色 作為大名鼎鼎的北宋四大家之一,沒點真本領怎么行?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獨創了“米點山水”,頗受當時文藝人士贊賞。不僅如此,他還是個骨灰級的收藏家,為了得到喜歡的字畫、硯臺、奇石,他會不遺余力地開始他魔幻般的戲精表演。 米芾獨創的“米點山水”的畫法 米芾喜歡臨摹古人字畫,常常向朋友們軟磨硬泡的借來真跡進行臨摹。看到有鐘意的,他就動起了歪心思:用高超的仿畫技巧臨摹一張,偷偷藏起來。朋友來取字畫時分辨不出真假,往往拿走了米芾仿造的贗品。米芾看著手里越來越多的字畫真跡,深藏功與名。 不僅坑朋友,權臣也沒在怕的。當朝宰相蔡攸心狠手辣,是個把父親和兄弟往死里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連皇帝的妃子都敢要的人。不過,他也是個文藝愛好者。 有次,他找米芾到他家里去玩,順便拿出一幅王羲之的字帖真跡在米芾面前顯擺。米芾作為狂熱的王羲之死忠粉,看著偶像的真跡在面前晃悠,他哪受得了呀。于是可憐巴巴地提出交換請求,誰知蔡攸就是不答應。米芾只好裝出沮喪的樣子,提出再看一眼的請求。蔡攸顯然對米芾的戲精身份一無所知,居然把字帖遞給了米芾。 說時遲,那時快,米芾拿過字帖緊緊抱著,撒腿就往橋上跑,還做出要跳河的架勢:“我得不到這字帖,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啊,還不如跑著字帖跳河算啦!”于是,米芾從蔡攸手里騙到了字帖。 王羲之的字帖 不過,這還不是米芾戲精生涯的巔峰。因為沒過多久,他又看上了皇帝的硯臺…… 有一天皇帝請米芾去露兩手,給他寫一副字,誰知米芾一見皇帝的硯臺就喜歡得不得了。但他又不敢把對蔡攸那套用在皇帝身上,于是腦子飛速轉動后,他決定換一種表演方式: 寫完字后,他就一手緊緊抱著硯臺,一手抱著皇帝的大腿,撲通一下就跪下:“皇上啊,這個硯臺我用過了,已經配不上您的英姿了,你老賞我吧!” 于是,米芾又有了一個硯臺。他興奮地發了個朋友圈:今天真高興,皇上賞了我個硯臺。 米芾拜石 叫石頭大哥,冷落新婚妻子 除字畫、硯臺外,米芾還非常喜歡異石,已經到了如癡如狂的地步。為了這些個異石,米芾還整出了不少他戲精生涯具有代表性的行為藝術。 米芾在安徽做官時,濡須河邊有人發現了一塊奇形怪石,人們都以為是神仙之石,不敢亂動,怕招來災難。米芾聽說后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府邸,擺好供桌,上好供品,沐浴焚香后向怪石下拜:“石頭大哥,我夢寐以求和你相見已經二十年了,真是相見恨晚吶!” 結果沒多久,因為自己怪異的行為藝術,被百官彈劾有失體統,又丟了官。誰知米芾根本不care沒官做,后來還專門作了《拜石圖》表達對石兄的喜愛,皇帝拿他也沒轍。 等到米芾娶妻時,更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新婚之夜,米芾的新婚妻子李氏拿出傳家寶“靈璧研山”相贈。并稱自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后人。李煜生前喜愛異石,收藏很多奇石,其中最出名的是兩方“靈璧研山”的異石。國破后,流轉數人手,后被李煜第五代收藏,后來才傳到了她手中。 李氏之所以把傳家寶“靈璧研山”贈給米芾,主要想著:米芾愛石如命又是書畫家,他可以把玩,再者奇石也能永久保存,寓意他們的感情如磐石般堅不可摧。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米芾看到“靈璧研山”后又驚又喜,又是擺供桌上貢品,又是焚香沐浴的,搞到后半夜,最后竟然自個兒抱著石頭睡著了,反而把李氏給冷落了!
沒有點怪癖,不足以談人生 你以為潔癖是現代人才有的發明嗎?其實,早在幾百年前的宋代,米芾就是個行走的潔癖患者。 他的潔癖邪乎到什么程度呢?他平生從來不用別人用過的東西,自己的東西也不能讓他人碰一下,被人碰了就扔掉或者送人。古人都穿寬袍大袖,衣服都不經常洗,但米芾的衣服必須要每天洗一遍,連官袍也不放過。有次,米芾上朝時靴子不小心被人踩到了,他就像沾到了病毒般,回到家后把靴子洗了又洗,刷了又刷,直到最后把靴子刷破,沒法穿了他才罷手。 洗手更是他的人生大事。他的身邊總放著水,動不動就要洗手。開始用水盆洗手,后來他嫌用盆不衛生,干脆自己發明“自來水”。讓人用裝滿水的銀壺向外倒水,他就著流水洗手,洗完手后用手互相拍打,直到水干。因為他嫌毛巾臟,連毛巾也不用。 甚至最后因為潔癖,把官職都玩脫了。 古代祭祀 米芾精通禮儀,皇帝就升他做太常博士,負責朝廷的祭祀活動。但祭祀時必須穿指定的祭服,米芾嫌祭服被人穿過太臟,拿回家后就開始反復洗洗刷刷,最后竟然把祭服上的花紋都洗掉了,米芾也因此被降職。 別的也就算了,他就連挑女婿也按著自己的潔癖來。 米芾女兒到了待嫁的年齡,上門求親的王孫公子不少,但米芾偏偏看中了一個叫段拂的年輕人。 為啥呢?僅僅是因為段拂,字去塵!米芾想啊,已經拂了一下還要再去塵,絕對是個愛干凈的人,于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不過說也奇怪,他的潔癖對字畫、硯臺、異石自動免疫。
閃閃戲精惹人愛 米芾的一生看似乖張如戲精,實則不過是一個生活在北宋末年的落魄官員,一個執著于字畫、硯臺、異石,偶爾寫點詩文的復古主義者。 米芾向往的魏晉名士風度 他既沒有名留青史的斐然政績,也沒有留下婦孺皆知的經典文章。但他段子般的人生背后,留下了無數帶有魏晉風度的字畫,還有那一個個讓今天的我們覺得無比親切的小怪癖。 他不是個被教科書模式化了的古代書法家,而更像是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還十分接地氣兒的大師和擁有一個有趣靈魂的怪人。 關注“全歷史” 在這里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系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并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