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姐 圖:網絡 主播:海音 熱搜看到一條消息,感覺太奇葩了。 有位女子在網店一口氣購買了18件衣服去西藏旅游,在途中穿著衣服拍照發朋友圈,在第8天的時候以“試穿不滿意”為由,一件不留,全部退貨! 事情是這樣的: 黃小姐在李先生的網店買了18件衣服,總價4600多塊錢。可沒過幾天,她竟發起了退貨請求。最讓人理解不了的是竟然全部退。 這么多衣服難道一件也沒有合適的?當初買的時候,怎么想的呢?雖然李先生有點受不了,但只能接受對方退貨的決定,因為心里感覺太委屈,就通過黃小姐的手機號加了微信,想問問退貨原因。 但點開對方朋友圈后,他發現黃小姐的朋友圈里全是去西藏旅游的照片,而且穿的正好是要退的衣服。一氣之下的李先生選擇在網上曝光這件事,想要為自己討個說法。 但黃小姐的理由是,買衣服不就要試穿嗎?既然不滿意,當然要退貨,所以她覺得自己并沒有做錯,坦白來說,這件事在規則上真的沒有錯,黃小姐以什么心態來進行退貨,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事情在網上發酵后,黃小姐遭到了網友的討伐,大家覺得她人品有問題。最后,黃小姐表示,用不喜歡的衣服拍了照片確實不對,她愿意真誠道歉。 本以為事情結束了。沒想到,就在今天,一個“互幫退貨群”上了熱搜。 可憐的商家,還以為賣出去一個“大單”,高興得不行呢,誰知是一個“炸彈”,7天后炸了。我本以為這夠奇葩了,沒想到朋友小從說,這算什么啊,你不知道吧,還有比這更奇葩的。 原來很多人會建個“互幫退貨群”,不僅能夠把穿了7天還嶄新的衣服退回去,而且,還能把你穿了2個月都爛了的的衣服,讓另一個人買一個新的給你,然后把你的舊的退回去。 …… 不僅如此,還有靠這發財的,一些羊毛群招募學生兼職操作,工作室規模化操作,還有一些對規則研究非常透徹的人,憑借自身優勢,不會收貨,直接讓快遞公司把商品退回,運費險就是純利潤。 當然,這需要對退貨規則,小二介入評判,以及套路賣家都需要非常熟悉,否則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于退貨賺取運費險,往小了說是薅羊毛,往大了說是騙保,實屬灰色。 也不知道,這些商家收到這些破爛的退貨之后都怎么處理了。如果他們能夠當面看到這些消費者,一定想手撕了他吧!可隔著屏幕,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咽。 這些貪小便宜的人說到底就是沒素質的表現,在他們的世界或許真的不知道臉為何物,只要能賺到哪怕丁點小便宜,那么也會樂不此彼,這樣的人實在是丑陋。 有人說,你的行為里藏著你的素質。對此,深以為然。 創造財富神話的拼多多曾出現一個很大的漏洞 ,每一個注冊用戶都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這個券可以購買虛擬商品。羊毛黨聽到這個消息后特別興奮,他們一晚上都在瘋狂“薅羊毛“,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巨大餡餅。 本以為他們會靜悄悄的領優惠券,沒想到有人因為領了上千張優惠券后,還把優惠券的鏈接公之于眾,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那段時間,只要你打開這個鏈接就能領取100元優惠券,可以購買虛擬產品。使用優惠券充值100元話費竟然只需要4毛錢,真是賺大發了。于是人們大量利用優惠券給電話充值、購買Q幣。這種瘋狂的行為讓拼多多一晚上交易額達到338億元,其中263億元是話費充值,有人甚至充值了54萬Q幣…… 這個大漏洞,讓拼多多損失很大,但更讓我們看清了有些人的嘴臉,落井下石,利益至上成了他們最關注的,只要能占到便宜,那么所有都是不重要的。 這些人明明知道是系統漏洞,然后就利用這些漏洞滿足自己的私欲,削別人的肉,肥自己的骨。他們一面擁有著高素質,高技能,一面內心竊喜得用它來做損人利己的事。 這些人,其實內心深處就是一種對他人財物的貪婪,為了貪點小便宜,也是費盡了心思。甚至,已然將“貪小便宜”活成了一種“生活態度”。 與人交往,你的行為處事風格,是你隱形的標簽。“有便宜不占的是傻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有可能讓你失去更多,甚至成為別人討厭的對象。 說個朋友大劉的故事。 自從有了美團外賣,大劉經常在上面賺小便宜。有一次,他通過平臺點了一份水餃,30分鐘后,外賣人員很快送來了,吃完之后,大劉開始撥打平臺客服電話,說自己肚子特別疼,然后提出了退款要求。 我當時很納悶,因為他肚子疼明顯就是裝的,我問他為何裝,大劉笑而不語。很快平臺客服趕緊詢問,“請問具體是怎么樣不舒服呢?有沒有外出就醫?”在一番調查與溝通之后,客服人員表示會聯系商家。 不僅如此,平臺客服還說,如果商家同意的話就會在1~3個工作日內把錢退回,如果沒有同意的話,平臺也會承擔賠償的費用。 我本以為接下來的退款是一個漫長等待過程,結果兩三分鐘之后,平臺客服就撥回電話表示,“我們跟商家交流過了,商家同意全額賠償這次的費用。 掛完電話后,大劉露出了勝利的表情,真沒想到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這不明顯就是外賣碰瓷嗎?因為知道商家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就去碰瓷,這種行為真的太丑陋了。 如果一個人總是愛占小便宜,那么就要足夠的重視了,一定要把這個習慣改掉。偶爾占點小便宜,可以說是一念之差,經常如此就是一種不良習慣,是人格缺陷了,是一種病,得治! 以前,看過一則有趣的故事:一個鄉下青年,因為牙齒壞了,來到牙醫那里看牙。問醫生說:拔一顆牙多少錢那?醫生說:一顆500,兩顆800。青年于是想,拔兩顆便宜100塊錢呢。于是,說,那就拔兩顆。 這個故事講出來常常讓人笑掉大牙。然而生活中,許多人都在做。明明只需要買一件上衣,可是店家說搭配一條褲子可以打8折,于是又買了一條褲子,可是這條褲子明明不那么喜歡,可是就是覺得特別劃算。 我念大學時。有個室友,是占小便宜的典型。每次去買吃的時候,問她要不要,她都說“我減肥。”等我們買回來了,她就和大家圍在一起吃。 有一次屋里就剩下我和她兩個人,我特別想吃干鍋了,問她吃不吃,她說不吃。結果我叫了外賣,花了90多元,等外賣到了她說“好香啊,我也想吃。” 我忍不住直接問她:“你不是不吃嗎,怎么又想吃了?”沒想到她竟然說:“我本來是不想吃的,可是太香了,所以就順便嘗嘗了,再說,自己單買太不劃算了。” 看看吧,要是自己買,那就太不劃算了,所以就不買了,要減肥;要是別人買了,那就吃一點也無妨,順便嘗嘗;你得有多厚的臉皮,才能做到大學四年每次都這樣“嘗嘗”? 當然,只是貪小便宜,并沒那么可惡。可惡的是,那種為了貪小便宜,不惜損害他人利益,不惜損害公共環境的人。不只是可惡,簡直是可恨了。 愿你我都不是賺小便宜的人,因為這里面藏著我們的素質,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