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熱式針灸療法的原理 內熱針是通過針身的熱能作用于病變組織,可達到42℃左右,起到滅活炎癥介質、輕度破壞纖維細胞及肌原細胞、增加血液循環、松解組織粘連的作用,既有類似針刀的松解作用,又有神經阻滯、局部注射的消炎作用,還有藥物、理療無法比擬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對病變組織進行凈化,待新生組織再生后,疼痛即可徹底治愈。 內熱式針灸療法的操作過程 一、術前準備: (1)詢問病人的身體情況,了解病史,如病人有無發熱或病毒感染。 (2)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針刺前應按時口服相關藥物。 (3)避免空腹治療,以免造成暈針。 (4)術前解好大小便。 (5)妥善安排好病人的體位。 二、術中過程: (1)定點:一般用龍膽紫定點,也可用手術專用記號筆定點。定點是針刺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定點準確與否和針刺效果息息相關。 (2)術前皮膚常規消毒。 (3)麻醉 ① 皮丘麻醉:標記點用0.5%的利多卡因作皮丘麻醉。(可用麻醉槍麻醉,實現麻藥無痛注射,減少進針痛苦。) ② 深層麻醉:肩胛骨骨面、膝、肘、腕及踝關節處治療可做深層麻醉,一般用0.5%的利多卡因。 (4)針刺操作 醫生常規洗手戴手套,鋪巾,用雙手的拇、食、中指執針,采取捻轉進針的方法,如不好掌握,可用雙手的拇、食指執針,避免錯誤用力導致針身彎曲。根據針刺部位的不同采取直刺、斜刺和平刺。 (5)鏈接內熱式針灸治療儀 一手固定內熱針,另一只手安裝連接線,以免針體移動傷及重要器官。 (6)起針和術后消毒 加熱完畢后,輕巧撤掉連接線,手持無菌紗布壓住進針處皮膚,另一手將內熱針快速拔出,然后用力按壓針刺部位5分鐘,以免局部血腫形成。常規皮膚消毒,一般無需包扎。 三、療程 內熱針療法在同一部位治療時間間隔為5-7天,下次治療點在兩個進針點之間選取。不同部位針刺,如身體條件允許,可連續進行針刺,一天中可以次2-3個部位。 四、并發癥及處理 (1)血腫 可能原因:針尖太銳利、血凝障礙、血管變異或針刺到滋養動脈。 處理方法:一般小血腫多可在3天內自行吸收,無需特殊處理,血腫較大的會出現明顯的局部痛和相關癥狀,可在24小時內冷敷,加壓止血。24小時后熱敷,給予活血、抗炎、脫水藥物治療,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 (2)術后疼痛 治療后,術區疼痛屬正常現象,一般兩天后可自行消失。囑患者多運動,每天2-4千米的走路或慢跑,以盡快消除術后反應。 內熱式針灸療法適應癥 一、頸椎病、頸肩肌筋膜炎 頸椎病是以頭、頸、肩及上肢疼痛和麻木為主的疼痛疾病,引起頸椎病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長期低頭勞損造成頸椎周圍的肌肉慢性損傷,進而造成椎間盤的退變、突出,刺激神經而導致的頸肩及上肢的疼痛和麻木。其中,軟組織病變為主占到80%以上,而頸椎間盤突出只占到20%左右。傳統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牽引、按摩、理療等等,雖然可以一定程度的緩解疼痛癥狀,但是很難治愈,以致病人隔三差五的跑醫院、按摩店等。內熱針主要針對頸肩部的病變組織(壓痛區)進行治療,包括枕下筋膜、頸椎兩側、肩胛區域等病變組織進行治療,一般1周治療1次,3~4次1個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多可治愈。
頸源性頭痛是以頸椎病變引起的頭痛,可占到神經性頭痛的80%左右,主要病變是上頸部的肌肉炎性、痙攣以及頸椎間盤突出刺激上頸椎的神經所致,包括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耳大神經等。可表現后枕部的疼痛,并可放射至頭頂及前額部。疼痛可急性發作,也可慢性存在,遷延不愈,非常痛苦。口服藥物雖然可以緩解疼痛,但必須經常服用,到后期口服藥物也不能控制頭痛。內熱針治療主要是針對枕部、上頸椎兩側組織進行治療,1治療1次,一般3~4次多可治愈,很少復發。
腰背部疼痛因疼痛就診的主要疾病,可表現為背部、腰部的持續性疼痛,往往后半夜疼痛加重而痛醒,檢查在胸椎、腰椎兩側肌肉多有局限性壓痛、肌肉痙攣。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肌肉筋膜的炎性病變,以及長期的病變導致的痙攣,刺激末梢神經,導致慢性疼痛。目前以內熱針治療效果最佳,經過3~4次治療,多可治愈,病程時間不論長短,均顯示良好的治療效果。 四、腰臀部軟組織病變 腰臀部軟組織疼痛是疼痛門診、骨科門診、康復科門診的最多見的疾病,也往往是影響人們生活能力和降低勞動能力的主要原因。引起腰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而是肌肉、筋膜的病變,包括炎癥、痙攣、粘連、攣縮等,多是慢性損傷所致,導致腰臀部的神經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包括坐骨神經、臀上神經、臀下神經、陰神經等,產生復雜的疼痛癥狀,如腰部疼痛、臀部疼痛、大腿后側疼痛、小腿疼痛、會陰部疼痛、肛周疼痛、睪丸疼痛、足外翻等等。其中以髂腰韌帶損傷、臀部肌肉損傷最為重要。由于腰臀部疼痛發病面積大、癥狀復雜,導致一般治療手段難以湊效,而內熱針治療可針對大面積病變進行治療,是治療腰臀部疼痛的重要治療技術。一般經過3~4次治療,大部分可得到控制,5~6次治療可基本治愈。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 膝關節炎是中老年患者的非常多見的疾病,幾乎所有的中老年患者膝關節或多或少存在著疼痛,嚴重的造成關節變形。對膝關節的治療以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應用比較多,其次是針灸、按摩、烤電等,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針對引起疼痛主要病變——即關節周圍的韌帶、筋膜、滑囊病變治療較少。內熱針治療可以針對膝關節的所有病變組織進行消炎松解治療,配合膝關節注射治療,可使膝關節疼痛的治愈率提高至80%左右。 七、肩周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