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學習練字的過程中,沒少下功夫,寫的字就是看著不順眼,怎么回事呢?關鍵是沒有把字的結構安排好。有沒有規律可循?有。請對照自己的字,看是否符合了以下結構規律了呢?楷書、行楷書基本都是符合這個規律的,但是在行書里面就有很多不同的變化了。 1、間距相等規律: 寫字要關注筆畫本身,更要注意筆畫之外的空間大小,布白均勻是寫好字的關鍵所在。例如下面幾種情況: 橫與橫:三、日、里、言、音、重、等 豎與豎:川、洲、舞、帶、刪等 撇與撇:杉、形、物、家、象、多等 點與點:江、汗、杰、恩、志等 2、筆順規律: 在近幾年書法教學發現,不光是小學生,包括中學生、大學生里面也有很多筆順錯誤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筆順直接影響到漢字的神采,只有運用正確的筆順進行書寫才能達到筆畫之間的呼應,才能產生正確的筆勢,才能寫出字的神采和精神。所以,我們要注意運用正確筆順進行書寫。 
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先主體后加點。 3、主筆規律: 主筆要突出,沒有主筆就沒有收和放、也沒有疏和密。 獨體字與上下結構(包括上中下結構),首先要找出橫向的主筆,一般為橫、撇、捺、橫鉤、豎彎鉤。其中優先級最高的為:四點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頭等,次之為:人、兒、心等。 例字:豐、合、意、熱、柴、蓋、要、兄、恩。 4、縮短規律: 同樣,有突出的主筆,也有縮短的附筆,主筆要突出,附筆就要縮短。 玩、此、場、攻、到、亂、取、職等字的偏旁,底部長橫要縮短,右邊的筆畫要齊平。另外,撇捺組合的字做偏旁,當位于左時,撇長而捺化成點:爛、和、料、彩、耕、短。位于右時,撇短捺長:峰、路、政、松、技。 5、中心線規律: 找對字的重心是把字寫端正的關鍵,一定要注意上點和中豎的上下關系。 首點居正:主、宇、市、 中直對正:常、桌、卓、 上下結構的字,縱向中心線兩邊對稱。左右結構的字,橫向中心線上下對稱。 6、錯位規律: 凡左右結構者,右邊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筆畫則寫成左高右低的錯位結構。如:抨,秤,稈,柯 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錯位:卻、即、部、都等 如斤在右邊的,豎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圍結構組字規律: 左半包時要偏右,右半包時則偏左,上三包圍要靠上,左三包圍下橫長,下三包圍包一半,全包圍時寫中間。 左上包右下:厄、慶、尼、啟 右上包左下:習、句、戈 左下包右上:旭、翹、延、述 左三包圍:區、醫、巨 下三包圍:畫、兇、幽 上三包圍:同、問、岡、風 全包圍:國、四、田、回 8、章法排列規律: 字間一線,字距相等;繁字應大,簡字應小;斜鉤寫長,長豎突出;開門字大,尾字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