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因多見于網球運動員而得名。其主要臨床特征是肱骨外上髁處,即在前臂伸肌總腱的起點部有疼痛和壓痛。好發(fā)于前臂勞力強度較大的職業(yè),如泥瓦工、木工、鉗工,乒乓球運動員等。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療方法有:針灸、理療、藥物治療、打封閉針、小針刀、手術治療等。其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是小針刀和打封閉針。那么,有沒有什么內服外用的中藥偏方能夠治療網球肘呢? 下面就介紹幾個中醫(yī)中藥治療網球肘的偏方。 內服藥 一、風寒阻絡證: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溫痛緩。治宜祛風散寒,通絡宣痹,方用防風根湯、蠲痹湯加減。 防風根湯(《雜病源流犀燭》) 組成:防風根15g 白術10g 當歸10g 姜黃10g 生黃芪10g 桑枝30g 功效與應用: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治損傷后期筋絡虛而作痛。 用法:水煎服,可用煎藥渣外洗患處。 蠲痹湯(《百一選方》) 組成:羌活6g 姜黃6g 當歸12g 赤芍9g 黃芪12g 防風6g 炙甘草3g 生姜5片 功效與應用:活血通絡、祛風除濕。主治損傷后風寒乘虛入絡者。 用法:水煎服 二、濕熱內蘊證:肘外側疼痛,有熱感,局部壓痛明顯,活動后疼痛減輕,伴口渴不欲飲。治宜清熱除濕,方用加味二妙散等。 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 組成:黃柏 蒼術 牛膝 防已 萆薢 當歸 龜甲 功效與應用:清利濕熱。主治濕熱下注,兩腳麻痹痿軟,捫之有熱感,心煩口渴,溺赤。 用法:水煎服 三、氣血虧虛證:起病時間較長,肘部酸痛反復發(fā)作,提物無力,肘個翻疼痛,喜按喜揉,兼有少氣懶言,面色蒼白。治宜補氣補血,養(yǎng)血榮筋,方用當歸雞血藤湯加黃芪、桂枝等。 當歸雞血藤湯 組成:當歸15g 熟地15g 桂圓肉6g 白芍9g 丹參9g 雞血藤15g 功效與應用:補氣補血。用于骨傷患者后期氣血虛弱患者,腫瘤經放療或化療期間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者。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外用藥:活血散用酒調敷,或散瘀和傷湯煎水熏洗患處。 一、活血散(《中醫(yī)正骨經驗概述》) 組成:乳香15g 沒藥15g 血竭15g 貝母9g 羌活15g 木香6g 厚樸9g 制川烏3g 制草烏3g 白芷24g 麝香1.5g 紫荊皮24g 生香附15g 炒小茴香9g 甲珠15g 煅自然銅15g 獨活15g 續(xù)斷15g 虎骨(現(xiàn)用狗骨代)15g 川芎15g 木瓜15g 肉桂9g 當歸24g 功效與適應癥:活血榮筋、理氣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或久傷不愈。 用法:共研細末,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 二、散瘀和傷湯(《醫(yī)宗金鑒》) 組成:番木鱉15g 紅花15g 生半夏15g 骨碎補9g 甘草9g 蔥須30g 醋60g 功效與應用:活血祛瘀止痛。用于治療筋傷瘀腫疼痛及骨折、脫位后期筋絡攣痛。 用法:用水煎藥,沸后,入醋再煎510分鐘,熏洗患處,每日3~4次,每次熏洗都把藥液煎沸后再用。 以上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偏方可內服加外用,并配合局部按摩推拿,治療效果明顯。 (責任編輯:Fedora15)
|
|
來自: frelwy > 《治療風濕腰腿疼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