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我們今人的閱讀形式已呈快餐化的特征,品讀文章,大多是一掠而過,揀其精要,一帶而過。唐詩宋詞尤其如此,我們大多都是驚艷于詩詞中某句之意境,或空靈,或絢爛,或俊逸,為之贊嘆不已,頂禮膜拜。而對文中潛藏之意不做深究,早已沒有了古人般的咬文嚼字。 ![]() 今天小編與大家共同品鑒的這首詞,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名作。這首詞,意境獨(dú)特,底蘊(yùn)悠長,讀之使人感懷萬端,不能自已。僅憑這一首詞,作者便得以光耀后世、流韻千年。下面小編便與您共同品鑒: 唐多令惜別 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 起首第一句,詞人便開篇名義,直接點(diǎn)題,道出本詞的主旨是悲秋遣懷。人之愁緒因何而來呢?莫過于羈旅天涯的游子在瑟瑟秋風(fēng)之中懷遠(yuǎn)思鄉(xiāng)了。上“秋”下“心”構(gòu)成一個(gè)“愁”字,作者本句趣味獨(dú)特,乍看是字面的簡單拆分,但兩句連看,卻有獨(dú)特的意味,將讀者引入淡淡的愁緒之中,實(shí)在是妙不可言,令人嘆服不已。 ![]() 在淡淡的愁緒之中,即便沒有下雨,芭蕉也仿佛應(yīng)和詞人的心情,發(fā)出颼颼的聲響,平添了一縷蕭瑟之意。都說秋涼如水,夜色如華,最適宜欣賞。可詞人卻不忍登高,怕激起自己無邊的羈旅幽情,黯然神傷。 第二段詞人由思鄉(xiāng)懷遠(yuǎn)升華到了離人之思。往日的種種情事,所有的山盟海誓和耳鬢廝磨,就像那夢境一般漸漸模糊不可追尋,就像那花開花謝、煙波消散般無可奈何,令人徒然興嘆。 ![]() 燕子尚能南飛,踏上茫茫的歸途。可是像我這樣的離人卻只能羈旅客鄉(xiāng),徒增離愁。垂柳啊垂柳,你沒有牽住離別伊人的裙帶,卻牢牢的牽住了我歸家的舟船啊!詞人的愁情苦悶由最后一句達(dá)到頂峰,噴薄而出,動人心魄。 羈旅天涯的游人,帶著思鄉(xiāng)的濃愁,適逢與心愛的人兒離別,怎不令人摧心裂肺、肝腸寸斷?這首詞,不施粉黛,卻靈韻天成,猶如一位姿容姣美的江南麗人,半露春蔥,一抹眼波,一縷幽怨,卻使人驚心動魄,神魂顛倒,色授魂與,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傷春悲秋乃是人之常情,古人多以此為題筆下生波,抒發(fā)不盡之意。歷史上相同題材的詩詞更是浩若煙海不盡其數(shù),吳文英的這首詞卻獨(dú)辟蹊徑,起首處便語帶雙關(guān),奪人耳目。整首詞婉轉(zhuǎn)低回,衷腸暗訴,那絲愁緒,由作者的心境所生,卻悄然蔓延至讀者的胸中,令人嘆為觀止,欽佩不已。 ![]() 詩詞鑒賞,一人一意,千人千意。對于吳文英的這首詞,您有何獨(dú)到見解?褒或貶?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共同品味國學(xué),領(lǐng)略經(jīng)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