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10 日,第三個中國品牌日,代表吉利最高造車水準的轎跑 SUV ——星越上市了,網上一篇贊譽之聲。然而,既要在低迷的大環境下提振士氣,又要在洋品牌林立的高端市場立足,星越能否擔起重任? 星越為何擔重任? 5 月初,有媒體撰文分析稱:吉利 2019 年會很不容易。 的確, 2018 年的吉利太耀眼了。去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 2326 萬輛,同比增幅 -3.9% 。吉利年報顯示, 2018 年銷售整車 150.08 萬輛,同比增幅 20% ;營業收入 106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 15% ;毛利率 20.2% 、凈利率 11.8% ;現金儲備 157.6 億元,同比增幅 17% ……靠著如此漂亮的業績,吉利坐穩了中國品牌第一的位置。 今年,吉利汽車顯現出產品結構調整的苗頭。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 4 月份吉利銷量為 9.7 萬輛,同比增幅為 -23.7% ,市場份額為 6.4% ,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 0.6 個百分點。從產品看,降幅在兩位數的產品有 10 款之多。其中,帝豪 GL 、遠景、遠景 X3 、遠景 S1 、領克 01 前四個月銷量降幅在三成以上。對此,在星越上市發布會上,吉利集團總裁兼 CEO 安聰慧坦陳:“今年 1~4 月遇到了一些新問題,老款車型銷量同比有所下滑。” 顯然,星越在此關鍵時期上市,吉利自然對其寄予厚望。發布會上,安聰慧表示:“星越是吉利汽車之勢,是領軍中國汽車品牌矢志成為全球汽車品牌的跨越之勢。”被推上如此高位,星越肩上的擔子異常沉重。 吉利星越難在哪兒? 星越市場指導價 13.58 萬 ~21.68 萬元,如此寬泛的價格區間,意味著星越將以一敵百——與以德系、日系車為主的近 170 款競品正面廝殺。 星越價格一出,業界一片驚呼:價格高了!不過,既然敢把價格定這么高,想必吉利是有底氣的。今年吉利 10 萬元以上產品銷量比重在上升,意味著吉利品牌的溢價能力在提高。 《選車網》統計顯示,去年吉利 10 萬元以上產品銷量為 47.7 萬輛,占全年銷量的 31.8% 。今年一季度吉利 10 萬元以上產品銷量為 15.1 萬輛,占比為 41.2% 。換言之,吉利整體銷量雖然下降了,但下降的是低端產品,而 10 萬元以上的產品比重正在提升。 曾經, 10 萬元價格紅線是罩在中國品牌頭上的“玻璃頂”,如今星越定價已經遠遠站在“玻璃頂”之上,今天的吉利果真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然而,星越 指導價 跨度達 8 萬元,且刺穿 20 萬元的天花板,意味著這款車要跟德系、日系車掙搶地盤,這才是星越最大的困難所在。 整體看,雖然車市不景氣,但星越所在的市場卻在擴張,表明蘊藏著一定消費潛力。今年一季度 13.58 萬 ~21.68 萬元市場累計銷量為 133.2 萬輛,市場份額為 25.9% ,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 1.1 個百分點。 在該細分市場中,德系、日系車市場份額高達六成,且市場份額還在上漲,本土車企雖然一直努力向上突破,但實際上市場份額卻在下降。統計顯示, 13.58 萬 ~21.68 萬元市場中,德系、日系車份額分別為 24.6% 和 35.0% ,同比分別上漲了 1.5 和 2.5 個百分點。中系車份額為 21.4% ,市場份額下降了 1.3 個百分點。 如果說, 2016 年部分本土車企推出高端產品,還能借勢市場增長的勢頭向上沖一沖,那么今年新車需求如此疲軟,星越又靠什么來證明自己? 技術只是“外表” 僅從媒體宣傳來看,星越完全契合了吉利“技術立品牌”的戰略意圖。然而,除了技術外,中高端消費者還需要人文關懷。 綜合媒體報道來看,技術吉利,名不虛傳。在傳統技術方面,有媒體報道稱, 吉利的 CMA 基礎架構是新一代世界級的 C 位架構,優于豐田的 TNGA 和大眾的 MQB 平臺……星越以 6.8 秒刷新中國燃油 SUV 百公里加速紀錄, 滿足了國 6b 與歐 6d 等全球最嚴苛的排放標準…… 從前沿技術應用來說, 星越 裝備了人臉識別 FACE-ID 系統,可識別駕駛員動作,堪稱高級;裝備了 20 個頂級傳感器,堪稱精準……然而,這些資料傳達給讀者的是,星越是一個由鋼鐵和技術堆砌起來的機器。從品牌層面審視,它似乎少了點什么,少了什么?文化內涵。 一位從業 40 年的資深專家曾說,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成熟,人們對汽車的要求已經不再僅僅是一些動力指標了,而更注重的是文化內涵。就像畫家賣的畫,筆、墨、宣紙值不了幾個錢,令消費者認頭花大錢的不是筆、墨和宣紙,而是墨跡背后的文化內涵。 再說直白些,很多人說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如果把技術指標比作“第二個老婆”的身材和顏值,那么品牌文化就是內涵。當年,中國剛剛進入汽車社會,很多消費者要求不高,只想買輛低端車代步,相當于光棍漢只要能討到老婆就滿足了,所以本土車企靠制造低端車可以生存。而今,中國品牌要造高端車,要把“自家閨女”送給有錢人做老婆,而多數有錢人是非常挑剔的,既重顏值又重內涵。所以,星越必須要成為一個秀外慧中的“美女”才有把握被更多人“相中” 。而星越的文化內涵是什么?這恰恰是公開資料中最少提及的。 站在支持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角度,我們非常希望中國品牌的好車殺入高端市場、站穩高端市場,所以才如此挑剔地審視星越,在業界一片歡呼贊譽的時候寫下如此不合時宜的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