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 中華易醫
玉屏風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治療中虛衛陽不振,表疏自汗,易感風寒等癥。方中重用黃芪補氣固表,白術健脾,補中焦以資氣血之源,佐以防風,走表而助黃芪益氣御風 。黃芪 防風何用,相畏相使,其功益彰。黃芪得防風,不慮其固邪 防風得黃芪,不慮其散表 實屬散中寓補,補中兼疏之劑。服后,衛氣振奮,奏里致密 ,自汗與惡風皆痊愈。
制法 黃芪240克 白術80克 防風80克 粉細末 每天兩次 每次15克 藥店有成藥買。
——————
中華易醫
14:02
表不固多汗,用玉屏風散不效時,要考慮用附子溫陽,溫陽固表表不固多汗,用玉屏風散不效時,要考慮用附子溫陽,溫陽固表表虛,就是指皮膚表層,傷寒論叫太陽病,表虛不固,就會出現多汗,我們一般用玉屏風散來治,如果是氣虛者,用此方有效,但不是氣虛者,依然出汗,也就是無效那么既然是表虛,要固表,看來黃芪并不固表,我就想到了傷寒論,汗出不止,怕風,小便難?傷寒論條文: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太陽病就是指風寒感冒,風寒感冒本身就要發汗(用桂枝湯沒錯),但汗出過大,必然表不解(依然怕風),而且現在汗還止不住了(遂漏不止),小便也難(就是小便少),因為水被出汗出完了,或者講陽虛氣化不利,四肢不靈活,用桂枝加附子湯發汗后汗止不住,說明表陽虛了,其人依惡風(怕風),所以要加炮附子固表,也就是制附子,固表就能止汗,不就是那句“陽虛自汗,陰虛盜汗”嗎?今用附子,不就是溫陽固表嗎?一摸脈也是弱,并且出汗多,但其人沒有感冒呀?當還是按太陽病治,先開幾劑的桂枝加附子湯,結果患者一吃,汗少了,也不怕風了!原來這就是陽虛自汗呀,對于出汗:《素問·舉痛論》云:“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認為汗證乃因里熱蒸迫所致。而《景岳全書》云:“陽氣內虛,則寒生于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認為汗證乃因陽氣虛衰,失于固攝所致。你看,前者認為是熱所逼,皮膚熱而出汗,而后者張景岳認為是陽虛,失去了固攝所致,用扶陽派的講法,就是因陽氣虛,失去了統治,所以陰就出來了(汗血水等都屬于陰)!那么誰說的對,臨床中用藥便知,這就是實踐是檢測真理的唯一標準上次有一人,因天熱氣,睡覺沒有蓋肚子,受到風寒后,就出現了腹瀉,怕風,發燒,吃感冒藥后好轉,但腹瀉止不住,到醫院治療后腹瀉好了,但出汗還是多,一天換幾劑衣服,人也乏力,所以前來就診癥狀:出汗明顯,不分晝夜,動則加重,汗出怕風,苔薄白,脈沉細,就開桂枝加附子湯,五天后過來復診,說不怕風了,出汗也正常了,上次來看穿長袖,這次是穿短袖了,但脈象還是沉弱,所以這次原方加黨參補氣補津液所以,當你汗出怕風,用玉屏風散不效時,會不會想到用附子,附子加桂枝湯呢?有沒有想到陽虛自汗呢?方中講到中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來自: als的圖書 > 《汗》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中藥名方——玉屏風,有你不知道的神奇功效!
中藥名方——玉屏風,有你不知道的神奇功效!今天小珞給大家帶來的是“玉屏風”,玉屏風散為中藥名方,被稱為中藥免疫調節劑。【處分】...
提升機體免疫力的千古名方——玉屏風散
在玉屏風散中,多用炙黃芪。白術有生白術與炒白術之分,其中,生白術主健脾燥濕,炒白術主健脾消積,在玉屏風散中,使用生白術而非炒白...
詳情
所以治法不但要固表,尤其要益氣扶正,使正氣充盈,不為風邪所襲,才能達到表固衛實的目的,所以本方用黃芪固表,不用止汗藥,而汗可以...
玉屏風和虛汗停的區別?
玉屏風和虛汗停的區別?虛汗停顆粒從配方看有益氣養陰,固表斂汗功效,主要用于氣陰不足之自汗、盜汗及小兒盜汗。玉屏風功效益氣、固表,止汗,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晄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玉屏風散(中醫藥方)
玉屏風散 ① 《醫方考》:“衛氣一虧,則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滲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術、黃芪所以益氣,然甘者性緩,不能速達于表,故佐之以防風。東垣有言,黃芪得防風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
玉屏風散治怪病
玉屏風散治怪病治療表虛自汗用玉屏風散出自《丹溪心法》,這是中醫所公認療效確切的名方。我認為,其組成份量比例頗需研究,較為重要的有兩點:其一,防風用量要少于黃芪,這是根據東垣防風能制黃芪,...
玉屏風散——好在哪里
玉屏風散——好在哪里玉屏風散。牡蠣散最早見于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由牡蠣、白術、防風組成,但后世所用牡蠣散,常選用《太...
玉屏風顆粒——只含三味藥,卻有大作用
玉屏風顆粒——只含三味藥,卻有大作用。上呼吸道感染用玉屏風顆粒;過敏性鼻炎用玉屏風顆粒;慢性蕁麻疹還用玉屏風顆粒。玉屏風散用防...
鄧鐵濤:玉屏風散的劑量是黃芪 防風=白術
鄧鐵濤:玉屏風散的劑量是黃芪 防風=白術。I導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治風者,不患無以祛之,而患無以御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鄧老用玉屏風散治療氣虛,氣不固表的自汗、盜汗,和體...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