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博士教您最實用的穴位按摩妙招 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 劉乃剛博士 更多健康科普知識,歡迎關注““軒岐妙術””頭條號 “七穴八步按摩法” 中醫對鼻炎的治療具有悠久的歷史,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穴位按摩即是其中的一個有效方法。穴位按摩可隨時隨地進行,具有簡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點。“七穴八步按摩法”是我們在臨床總結的治療鼻炎的有效方法,對于各類鼻炎均有一定的預防和緩解作用。 選穴 印堂、迎香、上迎香、水溝(人中)、太陽、風池、合谷 選穴依據 印堂、迎香、上迎香、水溝四穴均位于鼻周圍,根據“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原則,此四個穴位均主治鼻的病癥,也是臨床最常用的穴位。太陽為經外奇穴,對于頭面部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并且可緩解鼻炎造成的頭痛、頭暈等癥狀。風池穴屬膽經,是治療頭面部疾病的經驗效穴,同時中醫認為鼻炎多數與風寒風熱之邪侵襲有關,風池為祛風之要穴,用風池穴可祛風散邪、通利鼻竅。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為四總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可治療所有的面口部疾病,同時手陽明大腸經經脈循行至鼻,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原則,為循經遠端取穴。七穴合用可起到祛風散邪、疏經通絡、通利鼻竅的作用,緩解鼻炎癥狀。 按摩方法 第一步:點揉或提捏印堂穴。印堂穴位于眉心,即兩側眉毛內側端連線的中點。按摩時,以拇指指尖用力點揉3-5分鐘,或用拇食二指捏住印堂穴處皮膚,反復提拉15-20次。 第二步:點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的中點,鼻唇溝中。用拇食二指或雙手食指點揉3-5分鐘,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度。 第三步:點揉上迎香。上迎香位于鼻唇溝上端,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用拇食二指或雙手食指點揉3-5分鐘,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度。 第四步:搓鼻旁。沿鼻外側從迎香穴到上迎香穴連線,以食指指腹上下推擦3-5分鐘,至局部皮膚發紅發熱為度。 第五步:點按水溝穴。水溝穴即人中穴,位于人中溝上1/3與下2/3的交點處。以拇指或食指指尖進行點按,以指尖用力在穴位上點按5秒鐘,以感到酸脹為度,放松2-3秒,然后重復操作10次。 第六步:點揉太陽穴。太陽穴位于外眼角與眉毛外側端連線中點后一拇指寬的位置。點揉時,以兩手拇指指腹放于太陽穴,其余四指順勢放于前額,雙手拇指同時點揉3-5分鐘,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度。 第七步:點揉風池穴。風池穴位于頸部后側,枕骨下方,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點揉時,以兩手拇指指腹放于風池穴,其余四指順勢放于頭側,雙手拇指同時點揉3-5分鐘,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度。 第八步:點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兩手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中點。將大拇指并與掌側,肌肉隆起處最高點即是。點揉時,以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另一手合谷穴上,點揉3-5分鐘,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度。兩手交替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