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風琴教學中,教師應該本著教琴育人的原則,以正確引導學生解決技術難點把握音樂要求為目的。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只注重熟練程度和速度能力,不注重技術細節和音樂表現力的演奏習慣要耐心地說服引導,告訴學生要緊緊抓住練琴三法入手(即指法、句法、觸鍵方法)這個關鍵,真正讓他們懂得學琴學方法的道理,才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一 指法: 狹義地講;指法是指手指在鍵盤上形成有規律的循環狀態。在目前許多技術含量稍高一點的手風琴樂譜中,基本不用標指法、有的僅在重點句子處標有少量的指法。這說明,指法的設定既有它的規律性又有它的靈活性,目的在于給已經基本掌握了指法規律的演奏者留出一定的選擇余地。絕不是因為沒有標指法就毫無章法地瞎摸亂奏造成混亂。針對器樂演奏技術來說;”指法是靈魂“,在這里靈魂可以理解為規律性,有規律性才能有合理性。由于混亂的指法造成了錯音連篇、節奏不穩、無意中斷、連接不當等現象,正是缺乏指法應該具備的靈魂所致。掌握指法的規律性應注意幾點; 1;右手指法的設定要以拇指為導向,通過穿跨指盡量使樂句的最高音落在小指上,最低音落在拇指上。2;演奏單音旋律時,拇指一般不要上黑鍵。有升降號的旋律穿越指盡量在黑白鍵銜接處。3;演奏中手指的運動交替應以簡便又利于演奏為目的,盡量減少穿跨指次數,但絕不能用不正當的方法取代正常的穿跨指。4;演奏中盡量避免一指連用或同指跳用。一般情況下二、三、四、五指之間不得相互跨越。5;同音重復時盡量用換指(也叫輪指)完成,能用手指原位完成的樂句盡量不換手位。6;彈奏八度時,兩白鍵一般用一五指,白黑鍵用一四指,兩黑鍵用一四或一五指。7;彈奏四個音組成的和玄及分解時,該用一二四五指的不能因為四指不靈活,而形成用三指代替四指的習慣。另外,有些學生在訓練中,沒有養成嚴格按照指法要求進行練習的好習慣,把一些必要的穿跨指用縮、跳指動作代替了。有的學生感到四五指不靈活,就用二三指頻繁穿指,導致穿指次數太多影響了演奏。還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指法概念,手指摸到那里算那里。 為了避免因穿跨指動作不準確而造成的手指不連貫等技術障礙,穿跨指要根據樂曲的實際演奏速度決定拇指導入的速度,越指時要注意肘指之間的配合,用拇指的內收動作吸引跨越指自然下鍵,不得硬扭手腕翻跨跳指。總之,指法的設定和操作應本著以簡代繁有利于演奏的原則,用長期養成的指法準確性去解決演奏技術的復雜性。也就是說;在手風琴演奏指法方面,養成一種良好的、下意識的好習慣非常重要,切忌圖省事亂下鍵增加技術難度。 二、句法: 句法是反映音樂邏輯的思維方法,它的作用是將旋律按照一定節律層次分為樂句、樂節、樂段。有些學生在演奏中缺乏段落句子的概念或感覺,風箱開啟后不顧一切地傻拉海奏,旋律不該斷的斷,該斷的不斷。旋律的起伏該強的不強、該弱的不弱。一首樂曲如同一篇文章,任何人都不可能用一口氣把一篇文章讀到底。假如文章的詞藻再華麗,標點符號如果標注不準確,讀起來也會前言不搭后語。一首樂曲如同一段故事,如果把表達故事情節或感情的強弱語氣弄顛倒了,一定與音樂故事的原意大相徑庭。因此,演奏樂曲如同朗誦文章,只把段落句子分開不等于掌握了內容的全部,首先需要根據樂曲的思想感情,用最合理的分句做出富有邏輯性的表述,然后還要用最生動的強弱控制能力解釋音樂的感情內容。作為手風琴來講,風箱的使用問題與音樂的句子緊密相連。前輩的教誨早已經告訴我們;手風琴是拉出來的。一個“拉”字后面隱藏著多少為一般人所不知的東西。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手風琴老師,要深入細致的去思考研究并應用于教學: 樂句連接的基本狀態有;1、強強連接,2、強弱連接,3、弱強連接,4、弱弱連接。另外還有許多從基本狀態變化了的多樣性連接方式,這些方式是由音樂內容的情感語氣所決定的,它如同人類的語言豐富多彩。也就是說;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連接既有靈活性又有多樣性。音樂內容通過樂句告訴人們其中的感情所在,“強”代表著什么?“弱”代表著什么?漸強代表著什么?漸弱代表著什么?演奏者如果自己悟覺不敏感、腦子想不到、手指做不來,那么,你所演奏表達出來的聲音,一定是生硬的、不符合情感邏輯的。或者可能有點傻乎乎的。另外,句子的長短與音樂情感有沒有關系?既然有關系就應該認真地分好句子,該斷的斷、不該斷的不能斷。樂句與語法一樣,也有抑揚頓挫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如果標錯用錯的話,就會出現雜亂無章支離破碎的現象。那么,你所做的音樂一定也不會表情達意。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地在訓練中把樂句問題解決好。 風箱的作用:手風琴的風箱使用對處理樂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風箱用力恰到好處,旋律才能產生強弱對比,音樂語言才能被表達的準確生動。風箱使用長短得當,一定符合音樂語言的邏輯。風箱送氣的過程與歌唱運氣的過程一樣,都是為了行腔歸韻。手風琴是用氣息發聲的樂器,風箱氣息是手風琴音樂生命力的根本。因此要反復體會、格外細心、用心。 手指的作用:手指尖如同歌唱者的舌頭尖,起著咬字吐字的作用。也就是說;是手風琴風箱送氣(行腔)之后,通過手指尖達到(歸韻)進一步加工聲音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右手指尖反應到左手腕上去之后的一種合力作用。很明顯;手風琴的風箱使用與手指觸鍵,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三、手法:(即觸鍵方法) 手風琴雙手演奏狀態與鋼琴不同,故左手BS鍵鈕觸鍵方法暫忽略不談。其手法專指手風琴演奏的右手觸鍵方法。在手風琴演奏中,雙手好比一對工具,工具使用得當,技術難點迎刃而解。工具使用不當,技術困難越積越多。在手風琴風箱使用方面有一句話;怕就怕一個力量拉到底。在手指觸鍵方面也有一句話;怕就怕一個方法彈到底。我所知道的手風琴右手觸鍵方法大概有;1、手指慢下鍵(其中包括a、沉底式下鍵,b、撫摸式下鍵c、漸加力下鍵)。2、手指快下鍵(其中包括a、輕擊式下鍵,b、彈離式下鍵)。以上觸鍵方法,僅僅知道絕對不行,必須在長期的艱苦訓練之中,細心地揣摩善于總結,然后習慣性地應用到自己的演奏當中去。一個演奏員,能讓自己的手指學會咬字吐字朗誦音樂,能讓自己的雙臂學會輸送氣息表情達意,能讓自己的身體參與演奏聲形合一,那是最要緊的,也是一個手風琴演奏高手應該逐漸達到的三個演奏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