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關于珠心算教育的不解評論,對珠心算教育提出了反對的態度。作為一名從事珠心算教育多年的老師,我認為有必要這些對珠心算不了解的評論,有必要進行一一解答。 1、作為人類,思維的發展應該是由具象發展到抽象,而不能是抽象退步到具象的,家長們不該在孩子本該進行抽象思維啟蒙的年齡段退步到進行具象記憶的教學方式,這樣會導致措施抽象思維的啟蒙機會,耽誤孩子的發展。 國外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發表過言論,兒童的思維表現主要是經歷三個階段: 動作表現階段、映象表現階段、符號表現階段 認知發生論的倡導者皮亞杰也曾認為:兒童的思維發展有著直觀動作到具體形象再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 在孩子3-12歲年齡段的數學學習中,要充分運用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思維特質,引導孩子從眼睛能看到的直觀圖像過渡到概念化、形式化的抽象思維中。 那么什么是“具象思維”呢? 商務印書館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對于“具象”這個詞的詮釋是:具體的、不抽象的、具體的形象。 “具象思維”具有“具象性”“創造性”“完整性”的特質。從“具象”到“抽象”,讓兒童的思維自然地生發、生長、生成,是兒童數學教學的必由之路。——摘自《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2017年1期。 珠心算則是孩子經歷這一必經階段不可或缺的教育,撥動算盤的動作(動作表現階段)、在腦海中記住算盤(映象表現階段)、算珠互譯(符號表現階段)。 2、數學課不是速算課,不要把速算替代了數學,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中考不考速算,高考更不考速算,沒有哪個珠心算大師能夠證明其方法有助于孩子解答應用題和幾何題。 數學課確實不是速算課,珠心算更不是速算課,珠心算帶給孩子的成長作用不僅僅只是算數!珠心算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對大腦的一種潛能的開發,一種新型記憶方式的學習,下面這個2008年的《走近科學》可以論證。 數學這門學科博大精深,幼兒時期:有珠心算、有奧數,中學時期:有幾何代數、大學有微積分、統計學等等。但是,從來沒有沒有哪一門學科曾發布過官方認證:掌握了我,就等于掌握了整個數學。 所以哪個珠心算大師能夠證明其方法有助于孩子解答應用題和幾何題,這句話是不成立的!珠心算并不是為了解決某些實際問題,而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各種能力! 下附:《走近科學》視頻。 3、不要拿少數大腦具有某種天賦的人來以偏概全讓全國家長孩子跳進火坑。 在吳老師多年的珠心算教學過程中,一年達到三位數以上心算的孩子比比皆是,難度這些孩子們都是天生聰慧嗎?當然,我不否認有極個別的孩子有天賦的存在,但普通孩子的努力絕對占大多數。普通的孩子是家長的堅持,與孩子的不懈努力,最終孩子也的確是有很大的進步。 以上只是吳老師對這些誤導大眾的觀點進行一個解答。 接下來,吳老師整理了大量的數據來論證珠心算與小學數學并沒有沖突! 算理不同產生沖突?不可能的! 一、加減法的算理 很多對珠心算不理解的人會認為:珠心算并沒有算理,只是依靠背口訣。 事實并非如此,珠心算也是有算理的,而且和小學課堂所交的數學理念是一致的。 例:16-9= 小學數學中,運用的是破十法,首先把16分成10和6,然后10-9得1,再用6+1求出答案是7。 在我們珠心算教學中,是退一加補,退一(即十位數借個十用來減9),減完9的答案是1,所以我們要用個位上的6加上1。 珠心算的算理和小學課程的破十法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二、加減順序篇 其次比較有爭議的就是多位數加減的順序,因為在我們小學的數學課堂中,是從低位算起,而在珠心算中,則是從高位算起,其實,在算盤中,既可以從低位算起,也可以從高位算起,答案都是一致的。 那為什么珠心算要選擇從高位算起呢?原因是從高位開始算,可以從聽到數的那一剎那就進行運算,等數念完,答案也就出來了,倘若從低位算起,則只能等數念完才能開始計算,計算速度遠遠跟不上高位算起的快。 那小學中為什么采用低位算起呢?這是和筆算進位不方便有關系,筆算的時候如果從高位算起,算出的答案寫好之后,一旦后面有進位,就涉及到要擦掉前一位,改正一下答案,非常的麻煩。所以就從低位算起了。但小學中也有高位起算的教學,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脫式和口算。 脫式和口算過程: 83-52= 先算80-50=30,再用3-2=1.答案是31。 很明顯,這也是從高位算起的,因為口算的時候如果還是從低位算起,是非常容易忘數的,而高位算起可以邊算邊寫數。 在小學中,同樣從高位算起的還有除法。 而在珠心算中,不論加減乘除,均是高位算起,保持著高度的統一性。 三、擔心珠心算和小學數學會弄混 其實家長們并不需要擔心珠心算會和小學數學弄混,實際上,孩子在上小學前就進行了珠心算的學習,更有利于孩子在小學期間接受課堂的數學知識。 因為提前進行了珠心算的孩子,對數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有了提升。 當孩子發生珠心算與小學數學弄混的情況,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學習透徹,自然會很輕易就弄混。 這樣的孩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放學或是下課回家之后,家長放任不管,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看電視、玩手機,孩子學習習慣也不好,自然學什么課都不扎實,出現混淆就很正常了。 四、珠心算是促進孩子潛能開發的課程,不是補習班! 在我看來,珠心算的定位更像是一門特長課,因為它是一門一技之長,是對孩子的潛能發展和腦力發展有益處的課程,而不是為了應付學校課業而存在的補習。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平時要在學校要上課,擔心孩子放學之后再到其他地方學習珠心算會太辛苦,堅持不下來。 但事實并非如此,最后堅持不下來的是往往是家長們,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顧及孩子的學習,忙于生活,沒有時間帶孩子到校區上課。 吳老師有句話想對各位家長們說:“您選擇了讓孩子進行珠心算的學習,各位家長都是相信珠心算對孩子發展的作用,如果愛,請深愛,既然已經為孩子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請堅持下去,孩子的成長即將是給您最好的回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