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仁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仁的成熟種子,又名酸棗核、棗仁,甘酸性平,歸心、肝、膽經。首載于《神農本草經》,“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新修本草》載其:“補中益氣”。《名醫別錄》載其:“主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強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絳雪園古方選注》載其:“棗仁與遠志,有相須之理。”《醫學纂要》載其:“補心,收散,斂肺,瀉肝,皆酸之用。” 酸棗仁入心肝二經,功擅養心陰、益肝血,為養心安神之要藥。臨床常用于心肝陰血不足所致之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眩暈等癥。對心血虧虛,夜臥不安者,可與黃芪、當歸、人參同用,對肝虛有熱而虛煩不寐者,可與川芎、知母、茯苓同用。本品味酸收澀而有止汗之功,常用于治療體虛不足而自汗、盜汗者,每與山茱萸、五味子、黃芪同用。此外,本品尚有斂陰生津止渴之功效,用治津傷口渴,常與天花粉、麥冬、生地配伍使用。 酸棗仁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酸棗仁堿、酸棗仁皂苷、白樺脂醇、白樺脂酸、多量脂肪油和維生素 C、蛋白質等。酸棗仁能鎮靜催眠,與多種鎮靜催眠類藥物有協同作用;改善微循環,強心,降壓,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律失常;抗炎,增強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并能抗腫瘤、興奮子宮,保護缺血性腦損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