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驗季 如果一次失血起過全血量的15%時,機體的代償機能將不足以維持血壓的正常水平,可引起機體活動障礙,此時就需要輸血。 簡單的說,當人體失血400ml以下,可以依靠人體的自身供血功能補充,沒有什么危險,稱為“安全失血量”。當失血量在600-800ml時被稱為“危險失血量”,當失血量在1200ml時被稱為“死亡失血量”,隨時都可能引起死亡。 所以在失血量在600ml左右時就應該及時輸血,盡快擺脫因失血引起的不良癥狀,不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 輸血前必須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梅毒、艾滋病,很多傳染病都是通過血液傳播的,如果輸血前不檢測,萬一輸血后得了這些病,就無法說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由于 輸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會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或輸血后,受血者發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癥狀或體征。它可分類為免疫性反應、非免疫性反應和輸血傳染病。 近年來對輸血傳染病已加強控制,但由于當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早期傳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難以檢出,有極少數受血者會因輸血而面臨得傳染病的危險。 輸血或血液制品都有傳播疾病的危險。常見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瘧疾;EB病毒感染、黑熱病、回歸熱、絲蟲病和弓形體病等也可通過輸血傳播。另外,還有因血液被細菌污染的敗血癥。 所以醫務人員、受血者和家屬要有風險意識,可不輸血的盡量不輸血。輸血前,經治醫生應詳盡告訴病人輸血的風險,并請病人家屬簽訂《輸血治療同意書》。 窗口期,指的是人體感染艾滋病毒從而使人體產生艾滋病毒抗體一直到抗體濃度能夠被檢測出來之間的這段時間。 目前最先進的核酸定量檢測法(病毒載量),窗口期可以縮短到9-11天。 考慮到成本、普及性、應用需求等綜合因素,中國絕大多數的疾控中心和醫院采用的都是酶聯檢測法和快速試紙檢測法,而用這兩種方法做艾滋抗體檢測,窗口期一般為4周到6周。也就是說人體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要過了4周-6周的時間,人體內的艾滋病毒抗體濃度才能夠被酶聯檢測法或者快速試紙檢測法檢測出來。 輸血不當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甚至有致命的危險。主要的反應和并發癥有: 由此可見,輸血并非是沒有危險的。在作出輸血的決定之前須慎重考慮有無明確的適應證,權衡其利弊。如果認為確需輸血,在技術上要重視,并防范可能發生的危險。
成份輸血就是根據病情需要,有選擇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種成分輸給病人。輸成分血有以下好處: 1.制品濃度與純度高,療效好; 2.一血多用,節省血源; 3.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輸血不良反應及疾病的傳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