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里,黛玉和寶釵誰更適合做寶玉的妻子,這個問題,歷來是廣大紅樓讀者爭執不休的問題。兩人都有自己龐大的粉絲群,也都能“引經據典”,從書中找到支撐自己論點的論據。這里面,考慮到了賈母的因素,也考慮到了寶玉的因素,還估計到了王夫人這個未來婆婆的想法。但唯獨賈政這個一家之主,似乎被大家所忽視,似乎賈寶玉娶老婆,和賈政沒有啥關系一般。 這其實是很荒唐的一種觀點。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父母之命可是覺得子女婚姻的絕對規則。之所以大家忽視賈政,主要是這人對家里的事不怎么管,真正做到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可是,無論是賈母還是王夫人,在寶玉的婚姻上,絕對還是要提交賈政裁判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猜測黛玉還是寶釵的時候,怎么能忽視賈政的感覺呢?可惜,在《紅樓夢》原著里,并沒有明說賈政喜歡黛玉多點還是寶釵多些。這似乎就成了一個懸案。 雖然沒有明說賈政的選擇,但是,我么你完全可以從旁人的言行舉止里,看出一些賈政的想法。 為什么黛玉敢于和寶玉斗氣不斷?真的就只是依仗賈母的寵愛嗎?如果賈政不喜歡這個外甥女,黛玉在大觀園里,能生活得這么愜意嗎?在我看來,或許,關于寶玉的婚姻,賈政和黛玉之間,早就已經有了約定,至少是有默契的。 林如海托賈雨村送黛玉上京所說的一席話: “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員外郎,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托。否則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 林如海對賈政,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在男人的世界里,純粹的郎舅之情是非常不可靠的,而林如海后來敢于托孤賈政,也正是基于和賈政的惺惺相惜之情。應證了賈政這人,比較正派,甚至可以說有點正直,再加上血緣至親,也就毫無瑕疵了。 大家對賈政和黛玉之間的親情有點疑慮,認為賈政不大喜歡這個外甥女,主要原因是黛玉進府的時候,沒有見到這兩個舅舅,其實正是親情決定的。第一次進府,作為外戚的女子,自然是要多喝女眷們親近一下,一個大男人,和外甥女相對而泣?日后安定下來,甥舅之間害怕美譽相見之日?以黛玉的知書懂禮,相信甥舅之間的相處是很和諧的,自然也能獲得正直的賈政的歡心。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共讀西廂”那一處看得出來,黛玉嗔怪寶玉胡說時說的什么? “你再胡說,我告訴舅舅去。” 就是這一句話,透露了很大的信息量: 1. 黛玉和賈政之間的相處是很和諧的,難不成,打小報告時還去找和自己不對眼的人? 2. 黛玉知道,賈政一定會支持自己; 3. 在黛玉眼里,真正有需要的時候,還是賈政這個舅舅能幫助自己,而不是賈母這個外祖母,這一點黛玉非常清楚; 4. 黛玉也知道,能克制住寶玉這個“混世魔王”的,唯有賈政這個舅舅; 以上四點,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賈政眼里,黛玉是很討人喜歡的姑娘,也是自己惺惺相惜的朋友的女兒,還是自己的親外甥女,知書達理方面也和薛寶釵不分軒輊。換做我們是賈政,我們會如何選擇?大難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薛寶釵在賈政眼里,是什么樣子的?曹雪芹也沒有明說,但從寶釵的那首 “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的燈謎詩,以賈政的見識,豈有不認為寶釵“恐非福壽之人”的遺憾?而這一點,正是像賈府那樣的大家族所忌諱的。 綜上所述,從黛玉一句“我告訴舅舅去”,我們基本可以斷定,在賈政心里,對賈寶玉的婚姻對象早就有了選擇——林黛玉。只是兩人還太年輕,未及提及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