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教授于婦科疾病的中醫診治中,形成了以“陰陽相濟,陰基陽主”為核心的崇陽學術觀點,強調在婦科領域中,陽氣尤其是腎陽的盛衰至關重要。 1 崇陽是什么 崇 陽 崇陽即重陽、護陽,即是重視陽氣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時時處處注重顧護陽氣。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是陽氣的溫煦、蒸騰、氣化作用使人保有生機,故欲 “保身長全”需重陽,需時時處處注重顧護陽氣。 崇陽非輕陰,而是在陰陽相濟的基礎上更加強調陽的主導作用,即“陰陽相濟,陰基陽主”。陽以陰為基,陰以載陽,陰以化陽,陰陽互根互濟,互化共生,缺一不可,只有兩者和諧平衡,才能達到 “陰平陽秘”的最佳狀態。 具體到婦科領域,婦人特有的生理活動是月經、妊娠、分娩、哺乳,凡此種種均以血為本,皆以血為用。這些以血為本、為用的生理活動均耗傷陰血,故其生理病理特點之一為 “陰常不足”。然“陰陽相濟,陰基陽主”,陰血的生成和盛衰、輸布都以陽氣的功能為主導,故臨證時不可片面強調陰血的重要性,而忽視陽氣的作用。 郭老師指出,婦女一生經歷青春期、育齡期、絕經期等重要階段,在各時期一系列生理功能都需要有充足的陽氣來促進完成,婦女特有的經、帶、胎、產、乳等生理活動雖以陰血為基礎,仍賴陽氣為主導。 以月經為例,月經以陰血為物質基礎,但月經的產生及排出依賴于臟腑、氣血、經絡等功能活動的協調平衡,即陽氣的作用,正常的月經每月一潮,不僅表現了陰血的滿溢盈虧,也是陽氣功能正常與否的體現。 從臟腑的角度分析,脾腎二臟的陽氣最為關鍵。腎為先天之本,生殖之本。腎陽是人身之元陽,命門之火,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動與腎關系最為密切。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以養先天,脾腎的關系極為密切,共同構成了月經之本,故郭老師倡導當今婦人之體 “陰常不足,陽亦常虛”之說。 2 用崇陽觀點治療婦科疾病 指導識病 “陰陽相濟,陰基陽主”,婦人之體 “陰常不足,陽亦常虛”,故在認識婦科疾病時,要重視陽氣,尤其是腎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陽氣是推動生長發育的動力,是婦女經、帶、胎、產、乳等特有生理活動的主導。陽氣虛衰,尤其是腎陽虛是多種婦科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腎藏精,主生殖,為封藏之本。腎陽虛,封藏失司,可導致沖任不固,沖任不固是諸多出血性月經病如崩漏及胎動不安等的原因。腎陽虛,失于溫煦,可導致陰寒內勝,寒凝血瘀,是諸多婦科痛癥如痛經、妊娠腹痛等的病因。 腎陽虛,不能暖宮,可導致胞宮虛寒,是宮寒不孕、子宮發育不良等的病因; 不能溫煦膀胱,可導致膀胱氣化不利,出現妊娠小便不通、產后小便異常等; 不能暖土,可導致脾失運化,水濕內停,出現經行水腫、帶下病、經行泄瀉等; 腎陽虛,精血生化無力,可導致沖任不充,出現月經量少、月經后期、閉經、胎萎不長等病癥; 腎陽虛,興奮施瀉功能減退,可出現性冷淡。 指導辨證 在其崇陽觀點的影響下,郭老師強調辨證時要善于識別陽虛之證,尤其是真寒假熱證,如陽虛陰寒內勝、虛火上炎導致的口舌生瘡,不可被口舌生瘡的假熱象所迷惑,需仔細觀察,洞察其陽虛里寒之本質,方可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對于陽虛證的辨證,郭老師在臨床中善于通過觸診來完成。《素問·平人氣象論篇》曰: “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郭老師認為,此雖言脈診之大法,放之四診亦然,婦科之病多內傷,非一時之患,患者久處非常之態而不以為異。 對于此類患者通過問診往往不能得到真實的答案而影響辨證的準確性。醫者通過自己的手去感知患者的狀態往往可以得到比較真實的情況,故臨診時善于通過觸摸患者之鼻準頭、手足及腰腹等來測知疾病的寒熱屬性。 鼻準頭即鼻部前下端尖部高處,觸診時多以四指背面輕觸患者從鼻根部下滑至鼻準頭,熱者為熱證、實證,涼者為寒證、虛證。郭老師認為,鼻準頭涼是應用溫熱藥附子、川椒等的重要指征。 “四肢者,諸陽之本也”,手足的寒熱,可以反映人體陽氣的盛衰。一般手足俱冷者是陽虛陰盛,屬寒;手足俱熱者,多為陽盛或陰虛,屬熱。觸手足,尤其是觸手,因其簡便易行,在臨床上最為常用。 觸腰腹,包括胃脘、臍腹和少腹以及腰骶部,主要了解涼熱、軟硬度、脹滿、腫塊、壓痛等情況,以協助疾病的辨證診斷。通常觸之不溫或清冷為寒證,喜暖喜按為虛寒證; 觸之熱甚而灼手為熱證,喜冷拒按為實熱證。 此外,郭老師認為,大便的情況也是辨別寒熱的一個重要指征。郭老師認為,大便能夠很好地反映人體寒熱的情況,臨診時需詳細詢問,除了詢問大便次數外,大便性狀、排便感覺等均需詳細了解,以指導辨證。郭老師指出,大便溏薄,特別是經期大便溏為陽虛的真實反映,如果用溫藥后,大便反而更溏,則更能印證陽虛的辨證。 指導治療 郭老師指出,中醫治療的是患病的人,應以陰陽五行理論為指導,通過藥物、針灸等治療手段調理人身之臟腑經絡氣血,輔助促進人體自身的生克制化調節向著 “陰陽和”的方向進行,使人體恢復以陽氣固密為主導的 “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而這種自我向愈的調節能力正是陽氣的重要功能,故在治療時應注重顧護患者的陽氣。 崇陽不等于補陽,不等于不辨寒、熱、虛、實均以溫陽、扶陽為法,過度使用溫燥之品。治療上的崇陽是要顧護陽氣,“顧”是重視,體現在治療婦科疾病的過程中,主要是重視陽氣在婦女生理病理之中的重要作用,重視當今婦女生理病理特征中“陽亦常虛”的一面。 “護”是保護,即不損傷之意,“不損天然之氣血,便是調經之大法”( 《傅青主女科》)。 婦科治療首重調經,故治療時用藥宜溫和,清熱時不宜過于寒涼,慎用大劑苦寒之品以免克伐陽氣,亦應慎用辛燥之品以免耗竭陰精。 郭老師重視用溫陽法治療婦科疑難雜癥,尤重陰陽互根互用的關系,推崇張景岳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 《景岳全書》) 之理,每于補陰的基礎上溫陽,并結合女子特有的月經周期節律之陰陽氣血變化,順陽氣消長之規律溫陽、護陽,方能使陽旺而陰充,溫陽而不傷陰,補陽而助陰長,使陰陽充盈平和,疾病向愈。 此外,郭老師臨床中亦注重健康宣教,強調護陽的重要性。反對貪涼飲冷,注重保暖,尤其是腰腹部及足踝部。郭老師還強調,女性青少年時期,是胞宮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期更要注重護陽,以免導致陽虛沖任虛寒,影響子宮發育。 驗案舉例 患者,女,30歲,2005年3月1日初診。 主訴:結婚6年未避孕未孕。14歲初潮,孕0產0,月經4~5/28~30(天),末次月經:2005年2月18日,量中,色紅,有小血塊。腰酸痛,乳房脹,大便調。帶下一般,夜尿一二次,手足涼,經前一天頭痛,時鼻衄,舌淡齒痕,脈細。查體:乳暈周圍無長毛,無溢液。2005年2月1日內分泌檢查示:卵泡刺激素(FSH)6 IU/L,黃體生成素(LH)6.7 IU/L,催乳素(PRL)10 ng/ml,雌二醇(E2)117 pg/ml,孕酮(P)13.75 ng/ml,睪酮(T)0.52 ng/ml。曾做輸卵管造影示:通暢,形態迂曲。基礎體溫雙相,上升、下降緩慢。既往體健,配偶檢查未見異常。 西醫診斷:原發性不孕癥;中醫診斷:無子(脾腎陽虛)。治則:補腎健脾,調經助孕。 處方:1)兩固湯(菟絲子15g,枸杞子15g,黨參20g,山藥15g,何首烏15g,杜仲12g,淫羊藿12g,當歸15g,鎖陽10g) 加巴戟天10g、黨參15g、補骨脂15g,14劑,經行停用; 2)養血調經湯(熟地黃15g,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2g,紅花12g,丹參15g,黨參15g,澤蘭12g,益母草15g,川牛膝12g) 加肉桂10g、莪術15g、劉寄奴15g,3劑,月經第1~3天服; 3)育胞湯(菟絲子15g,女貞子15g,枸杞子15g,黃精15g,當歸15g,黨參15g,鎖陽10g) 加紫河車10g、淫羊藿10g、白術15g,11劑,月經第4天開始服,基礎體溫升高后停用; 4)化瘀寧坤液(組成:水蛭、附子、桂枝、三棱、莪術、赤芍、丹皮、沒藥、昆布、檳榔、敗醬草、虎杖、紅藤等,東直門醫院院內制劑,100ml/瓶)保留灌腸。睡前排空二便,左側臥位,藥物溫度39℃~41℃,用14~16號導尿管插入肛門15~20cm,緩慢注入藥物100ml(1~2min),保留40min以上,每日1次,經期暫停。 2005年4月5日二診:末次月經:2005年3月16日,5天凈,量中,色紅,無血塊,腰腹痛減,經前乳脹,大便干。灌腸后腹痛,保留20~30min。基礎體溫雙相,高度可。現基礎體溫開始升高,舌淡紅,脈細滑。處方:初診1)方加熟地黃15g,11劑,經行停;初診2)方,3劑,經期第1~3天服;初診3)方加熟地黃15g,炙黃芪12g,12劑,續服,月經第4天開始服,基礎體溫升高停;化瘀寧坤液30瓶,用法同前。 2005年5月10日三診:基礎體溫雙相,高溫期15天,腰酸,小腹不適,納可,二便調。舌紅苔黃,脈細。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2mIU/L。患者已孕,予壽胎丸加減保胎。 按語 《辨證錄》指出:“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陰之淵,不長魚龍。胞胎寒冷,又何能受孕哉?”該患者基礎體溫雖呈雙相,但排卵后體溫上升、下降緩慢,屬脾腎陽虛、沖任不足之象。結合其夜尿一二次、手足涼等癥狀,其不孕的主要原因為脾腎陽虛。 治療時抓住主要矛盾,以溫補脾腎為主,并結合女子特有的月經周期節律之陰陽氣血變化,順陽氣消長之趨勢規律處方遣藥,予自創的中藥序貫療法加減。該患者就診時已處于月經前期,此期以陽長為主,予兩固湯溫補脾腎而固其本,加巴戟天、補骨脂補腎助陽,黨參益氣。 行經期為祛瘀生新之期,治療以養血活血調經為主,予養血調經湯加莪術、劉寄奴活血調經,肉桂補火助陽,溫通經脈。經后期為陰長之重陰之期,予育胞湯滋補肝腎,養血調經,配白術健脾以固氣血生化之源,淫羊藿補腎溫陽,陽中求陰,血肉有情之品紫河車滋腎填精。 針對其輸卵管形態欠佳予院內制劑化瘀寧坤液保留灌腸。二診時患者基礎體溫較前改善,效不更方,在前方基礎上1)方、3)方同加熟地黃養血調經,3)加炙黃芪益氣。如此調經固本,諸因并治,從而達到助孕育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