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修房蓋屋,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過去,蓋房子更是講究頗多,要提前很久很久選擇好的日子,才會開始動土建造,什么時候下地基、什么時候上房梁,都會選擇一些好的日子進行,而且很多時候建造房屋也都是最愛在初春進行,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春季是一年之中最為干燥的季節,新房建造成功之后,很容易把里面的水分揮發,而且還不容易出現返潮的現象,對于春季建房子是最為多見,為啥要說五月不起房呢? 這里所說的是農歷的五月,在北方很多地區,農歷五月是麥收的季節,在過去的農村,搶收麥子是全靠人力,民以食為天,沒有什么比糧食更為重要的事,而且五月的天氣,小孩子的臉,說變就會變,要在下雨來臨之前,一定要把麥子搶收回去,這個時候蓋房子,即便是出在高的價格,也是很難找到人手的,麥收結束之后,也就是雨季的到來,蓋房子最討厭的就是降雨之后發生鹽堿,不論使用什么方法,房子都愛返潮,而且很難根治,所以在過去的五月是很少有人蓋房子的。 而且在民間對于諧音這類的話題從來沒有缺少過,五月也被稱之為無的意思,在這個時候蓋房子,對于家庭運勢很不利,五月也是毒蟲開始肆虐的季節,很容易就能夠在新建房屋的旮旯縫隙之中,尋找到適宜生存的空隙,這些對于以后的生活都是不利的,在加上五月的氣溫高漲,勞動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只能在早春或者傍晚進行,對于建造的時間也是會延遲,這些都是在過去主要依靠勞動力建造房屋的實際情況,這種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五月蓋房子的依然很少。 六月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對于三伏天去搬家,在過去的農村,是根本不會去做的,也不被提倡,搬家本身就是一件體力活,尤其是在最為炎熱的三伏天,過去的農村還都有喂養一些牲畜、家禽,即便是人受得了,這些喂養的帶毛的也很難捱得起這么高的溫度,而且在一些地區的農村認為,過了六月六一直到七月十五期間,是一個gui門打開的日子,也是不利于進行搬家的,對于以后的運勢也是不利。 其實這也是受限于過去的實際情況的大實話,在技術有限的過去,更多的是需要人力去完成,而在農歷五月六月這些日子里,苦夏本身就讓人渾身無力,做一些高強度的勞作,是相當的不易的,對于這句俗語老話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