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全世界約有5000萬人患有癡呆,其中約6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有近1000萬新增病例。預計2030年癡呆患者總數將達到8200萬,到2050年將達到1.52億。癡呆會導致政府、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同時使總體經濟的發展速度下降。在2015年,全球癡呆增加的社會總成本估計為8,18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生產總值的1.1%。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齡是罹患癡呆最強的風險因素,但癡呆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認知障礙與癡呆的發展與生活方式之間存在緊密關聯。例如缺乏身體活動、吸煙、不健康的飲食和過量飲酒等。另外某些疾病也與癡呆風險增加有關,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肥胖和抑郁癥等。其他潛在的風險因素包括社會關系孤立和認知活動不活躍。潛在風險因素的存在意味著可以通過公共衛生方法實施減緩認知衰退的干預措施來預防癡呆。 2017年5月,第七十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關于2017-2025年癡呆公共衛生應對的全球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包括七個戰略行動,降低癡呆癥的風險就是其中之一。該行動計劃呼吁世衛組織秘書處加強分享和傳播相關證據,以支持改變癡呆癥風險因素的政策的實施。這就涉及建立一個關于這些風險因素是普遍存在的證據數據庫,以及減少這些風險因素的方法,并支持制定和促進以證據為基礎的多部門政策的實施,從而減少癡呆癥的風險。 認知衰退和癡呆的風險降低指南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期望是一致的,即為癡呆的公共衛生應對提供相應的循證指導。指南制定小組(GDG)是一個國際專家組,為準則的制定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協助指導小組解決關鍵問題。共提出了12個有關人口、干預措施、風險比較及結果把控(PICO)相關的問題。 為了解決PICO問題,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系統評價,并編寫了相應的建議。在2018年7月2日在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會議上,GDG討論了相關證據并解釋了研究結果,從而提出了建議。GDG考慮了干預的利益和危害的平衡、價值觀和偏好、成本和資源使用等因素后,GDG成員就所有建議和評級達成了以下一致意見。 1. 運動
證據質量:中 推薦力度:強烈推薦
證據質量:低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2. 戒煙
證據質量:低 推薦力度:強烈推薦 3. 營養
證據質量:中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證據質量:從高到低(針對不同的飲食成分)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證據質量:中 推薦力度:強烈推薦 4. 飲酒
證據質量:中(觀察性證據)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5. 認知干預
證據質量:低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6. 社交活動
7. 體重管理
證據質量:中至低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8. 血壓管理
證據質量:非常低(與癡呆的結果有關)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9. 血糖管理
證據質量:非常低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10. 血脂管理
證據質量:低。 推薦力度:有條件的推薦 11. 抑郁
12. 聽力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