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或等量關系,是中學化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中經常涉及的問題,本文就此類問題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熟練掌握兩個規律 1.多元弱酸電離的規律 根據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c(H+)> c(H2PO4-)> c(HPO42-)>c(PO43-)和c(H+)>3c(PO43-) 2.鹽類水解的規律 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 即根據是否水解及溶液酸堿性分析: 如NH4Cl溶液中: c(Cl-)> c(NH4+)>c(H+)>c(OH-) 越弱越水解,雙弱促水解 即根據水解程度分析: 如同溫度同濃度的NaCN溶液和NaF溶液中,c(CN-)<c(F-); 同溫同度濃度的①NH4Cl溶液 ②NH4HCO3溶液中, NH4+濃度關系是①>②。 多元要分步,程度依次減 即根據多元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及各步水解程度分析: 如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和c(Na+)>2c(CO32-) 同溫度同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c(CO32-)<c(HCO3-)。 顯酸酸抑制,顯堿堿抑制 即根據酸、堿對水解平衡的影響分析: 如同溫同濃度的①NH4Cl溶液 ②NH4HSO4溶液中,NH4+濃度關系是①<②。 二、靈活運用三個守恒 1.電荷守恒 電解質溶液中,無論存在多少種離子,溶液總是呈電中性,即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一定等于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著Na+、CO32-、H+、OH-、HCO3-,它們存在如下關系: c(Na+)+c(H+)= 2c(CO32-)+ c(HCO3-)+ c(OH-) 2.物料守恒 電解質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水解或電離,使離子或分子種類增多,但某些關鍵性的原子總是守恒的, 如在0.10mol/LNa2CO3溶液中CO32-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32-、HCO3-、H2CO3三種形式存在,它們之間的守恒關系為: c(CO32-)+ c(HCO3-)+c(H2CO3)=0.10mol/L 或c(Na+)=2c(CO32-)+ 2c(HCO3-)+2c(H2CO3) 3.質子守恒 任何溶液中,水電離產生的H+和OH-的物質的量均相等,在能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中,有H+(或OH-)轉化為其它存在形式的情況存在,但各種存在形式的物質的量總和與OH-(或H+)的物質的量仍保持相等。如在Na2S溶液中,c(OH-)= c(H+)+c(HS-)+ 2c(H2S),該守恒關系也可由上述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兩個守恒關系推出。 |
|
來自: 花好月圓sb3rxi > 《高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