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芥子 編輯:寸心 據悉,近日一位老人因頸椎病到一“祖傳中醫”處針灸治療兩次,回來后胸悶、憋氣嚴重,到醫院急診,原來是針灸的時候被扎破了肺,導致創傷性氣胸。 【案例回放】 老人因有頸椎病,二天前聽人介紹在一個小巷子里針灸治療。這位中醫針灸大夫信誓旦旦說自己是祖傳的,治愈了很多頸椎病。 第一次針灸治療后老人回家發現有一個針留在后背,回去找那位大夫才給拔了出來,拔針后感覺胸口發悶。然后第二天又去做了一次,回家感覺胸悶得更厲害了,而且出現了憋氣癥狀。然后就來到了急診… 在醫院經過胸片檢查后確診:雙側氣胸,(量大)。患者在醫院住院治療,放置了“胸腔閉式引流',已脫離了生命危險。 什么是氣胸,針灸時為何出現氣胸? 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稱為氣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響使肺組織和臟層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細微氣腫泡破裂,肺和支氣管內空氣逸入胸膜腔。 因胸壁或肺部創傷引起者稱為創傷性氣胸;因疾病致肺組織自行破裂引起者稱“自發性氣胸”。本文的案例就是由于針灸時針刺過深扎破了肺部而致創傷性氣胸! “胸背如餅,肚腹如井”,這是千百年來中醫針灸師們薪火相傳的基礎理論。因為胸背簿如餅,宜淺刺以防損傷心肺肝脾腎等重要臟器;肚腹深如井,腹腔中都是空腔器官,雖然針刺稍深無妨,但也要掌握進針的方向與深淺程度。故針刺胸背部一定要謹慎及嚴格把握患者的壯瘦及進針的角度與淺刺原則,以防出現醫源性氣胸損害! 以上事件中的“祖傳中醫”針灸醫生,就是沒有把握好背部的淺刺原則,導致患者創傷性氣胸,教訓深刻! 針刺致氣胸,中醫不背鍋! 中醫來自民間,是民間這塊肥沃的土壤,培育了我國璀璨奪目的中醫藥文化與特色。雖說現在中醫院校教育占據主流位置,但也不能否認民間這塊孕育原生態中醫藥的溫床。 近年來屢屢爆出許多所謂的“祖傳中醫”非法行醫致患者傷殘,甚至死亡的事件,似乎“祖傳”已經成為技藝不精,資質不全,包治百病,坑蒙拐騙的代名詞,成了人們口中的江湖騙子,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他們拉著中醫綠色治療的大旗實則行欺騙之實,這種不法行為著實給民間中醫藥抹黑! 這兩年國家為鼓勵真正的民間中醫,讓祖國醫學這門傳統的國粹流傳保存下來,已經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并專門開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試資格認定,讓真正具有技術、實力的人開診所,用中醫藥為人民群眾服務。 所有中醫藥人士應該珍惜這樣的契機,把握住機會,抓緊時間取得正規的資質,讓民間中醫走向更規范的道路,也讓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不法行為無立足之地。 針刺致氣胸,所有鄉村醫生應注意! 這起針灸刺破老人肺部而致醫源性氣胸的事故也再次提醒所有基層醫生,行醫一定要謹慎,技術一定要扎實。中醫并非是學兩三天就能上手行醫的,必須要打好牢固的基礎。 近年來由于全國各地都在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故針灸也在各地迅速發展起來。而作為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的主要對象,現在很多村衛生室的村醫都在用針灸治療基層的多發病與常見病。 而中醫針灸相較于西醫藥,具有費用低及無藥物毒副作用的優勢,村民也比較歡迎,但是村醫一定要注意,針灸操作不當也會導致如氣胸、血腫等不良損害性事件的發生。每個操作的醫生都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因為病人身材胖瘦有別,在胸背部進針時也應深淺不一,只有靈活掌握針刺宜忌,才能有效杜絕及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 該案例提醒廣大醫務工作人員,特別是鄉村醫療機構的針灸醫生們,一定要遵循醫療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把握胸背部及頸、后腦、大血管和神經分布處的針刺宜忌及要點,以防針刺不當引發氣胸及其他不良事件。 喜歡就點一下“在看”吧! 閱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