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伙伴對畢業生檔案的認識不夠,以致在就業時遇到問題,甚至在就業多年以后需要調動檔案卻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到底去哪了。如果你不知道檔案在哪里,會很影響你未來的工作,而且要想找到檔案,你就需要回到學校處理,各種復雜的過程會鋪面而來,會浪費很多時間。所以,即將畢業的你或者剛畢業的你,一定要將自己的檔案處理好。 檔案對考公務員有哪些影響? 1、公務員報考:檔案是判定應屆生身份的重要依據之一。 要想考公務員,檔案是決定應屆生身份的重要依據之一。在公務員考試中,國家為了減輕一定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多數崗位是傾向于應屆畢業生的,如果你畢業之后沒有選擇就業,想要考取公務員,可向學校申請暫緩就業,將檔案暫留在學校保管。之后兩年內,找到工作之后,可將檔案遷至工作單位(私企一般不接收檔案)、工作地人社局或者放在人才市場。畢業生如若沒有主動處理檔案,之后學校會開《報到證》把檔案派遣到生源地,一般是會派遣到生源地的人才市場。國家規定擇業期兩年內,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檔案、組織關系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和人才交流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畢業生對待。 2、公務員政審:檔案是關乎政審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 一是核實報考時填報信息的參考,如果檔案信息與報考信息存在不相符的情況,政審則會不合格;二審查檔案是否齊全,一般是從高中開始看,一般受獎和被處罰都會跟檔案。因此,要提前跟進自己的檔案,知道自己檔案的保存地點,如果因為檔案,在最后的政審環節出現問題就得不償失了。 處理檔案有什么注意事項? 1、檔案不能拆開,更不能自帶(檔案在自己手上超過兩年會成為“死檔”),一般情況公務員機構、事業單位、國企都會存收檔案,如果是私企,存放在生源地人才市場。 2、檔案密封處有公章,必須密封保存。 3、檔案里有學歷、學位以及獎懲情況,在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國企時一定要嚴格填寫,需與檔案材料一直。 那么應屆畢業生想考公務員,檔案該怎么處理? 1、放在學校 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所以可以咨詢下你學校允不允許保留檔案兩年(有些學校不可以保留)。檔案保留在學校的話,后續你公務員復試通過后,辦理檔案相關手續的時候與學校溝通聯系就好了。 2、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是對在擇業期(一般以報到證的有效期為限)內尚未就業的畢業生檔案的臨時保管,不是人事管理工作,不辦理任何人事管理事項。 3、放在原籍 你要想考你們本地的公務員,檔案遷回生源地就可以,考上了以后單位會去人事局給你取回來,以后就放在你所考的單位。 4、放在人才中心 如果你報考的不是生源地的公務員,而是學校所在地的公務員,那就把檔案放在省人才中心保管。 如果想要保留應屆生身份繼續考公務員,切記以下三點: (1)不可簽勞動合同,可簽三方,但請慎重。 (2)如果你的檔案是放回原籍,畢業后一定記得確認檔案是否成功接收,是否需要辦理托管手續及其他問題,如用報到證辦理人事代理之類的問題。 (3)可向學校辦理暫緩就業兩年,但不推薦,除非留在學校所在地復習考公,否則后面辦理手續需要跑回學校。 注意:省地方公務員考試對于應屆生的規定并不統一,有的省與國考一致,有的省只認當年的應屆生,具體以當地公務員公告和報考指南為準。 |
|
來自: chenyejian19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