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三、內部客戶價值怎么做公司內部原本的同事關系,經老師一分析,成客戶關系了,成衣食父母關系了,那這個關系這么重要如何做好內部客戶價值呢? 1.給提前量 什么叫給提前量,今天你們家老板還有2分鐘就是上車去機場趕飛機,結果你拿了一大疊的文件要領導簽字,而且還提醒領導,“再不簽客戶就要退貨了!”你說他簽還是不簽?簽,連看的都沒有,時間根本來不及;不簽,客戶可能要退貨;您這不就是要綁架領導嘛。 再比如說:你讓公司某部門配合您一項工作,你明天就要結果,但你今天晚上下班才告訴人家,人家連點準備時間可能都沒有,怎么配合你?你總要替對方想想吧。工作過程中,給出對方足夠的余量、時間、空間就是提前量。 2.給選擇題 這個話題我們在前面結果思維中論述過,這里不再多說。 3.給思考換位 給思考換位,這個在管理學上,叫管理者移情效應。就是你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情,要關注一下對方,人家關心什么東西,而不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給思考換個角度,換位思考。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不容易。 其實每一位領導,都要努力學會一件事情:學會經營員工的利益。當我們比員工更關心員工的收益與利益的時候,你的員工一定愿意死心踏的跟你干,因為他自己想的還不如你想的多,你總是把弟兄們的利益看的很重,甚至重過于自己,這時你才是一位有能量的領導者。 4.給成長機會 給成長機會和給即時激勵說的都是領導對下屬的客戶價值,今天每一位員工都需要成長,但是如果你做領導的,什么事都想自己把持著,不愿意放手,什么事都事必躬親,你的下屬他如何才能成長?不是他不能成長,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成長的機會!你也從來就沒有給過,也沒有想過要給人家成長與鍛煉的機會! 所以有時不是你的員工不成長,不是你的員工不努力,而是他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成長與鍛煉的機會,可能如果你給他一個機會,他可能給你一個驚喜也不一定。有人會說,老師,我不能讓他干,他一干就有問題,一定不如我干的好,一定會有瑕疵;讓他干還不如我親自來做,因為時間太慢,有等他的時間我自己都干完了!是的,你讓他做,他真的會慢;是的,你讓他去做,他真的會有瑕疵,但問題是,這些問題總是你親自來處理,總是你全全包攬,他又什么時候能獨擋一面呢?他又什么時候可以成熟起來呢?關鍵是人家根本就沒有去成熟的機會,都被您領導的保姆心給熔化掉了。所以你每天都很累。可以你累你要知道因為什么累,你累的是你這個角色應該累的事嗎?不一定,可能你累的事恰恰是你下屬他應該做的事,而這些年一直是你來做而矣,不是嗎? 所以要給下屬足夠的空間去成長,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瑕疵是你可以接受的,如果這個時間的延遲是公司可以接納的,那我們還真要創造一些機會去給下屬去成長,甚至是去試錯,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的成長起來,而只有他成長、成熟了,你才可以更加輕松。我們想想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們也不是什么事都一下子就都會了的,也是要試錯很多次,才有了今天的經驗,您的下屬也是一樣。 5.給即時激勵 即時激勵我們在結果機制章節中提到過,其實對員工的工作結果給一個即時的激勵,就是要做內部的客戶價值,這表示你對員工是關注的,你是用心的,你對其成長是在意的,而不是要命你沒關系,他死不死、活不活,要看員工自己的造化。而今天當領導的,是要帶團隊的。 四、客戶價值的評判標準無論是內部客戶,還是外部客戶,即然客戶價值如此重要,如何評判我們做的好不好呢?有沒有什么可以參考的標準呢?我們給到大家幾條。 1.感謝的語言與握手 就是說當我們給客戶,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客戶服務完了之后,客戶有沒有什么感激的語言,比如“謝謝”“感謝”之類的,有沒有什么有力的握手,干完活了,人家有沒有緊握你的雙手,說上一聲“感謝”呢?如果沒有,說明我們的工作一般般,可能還有成長空間,如果有,說明我們做的還不錯。 比如,我們工作中時常會收到客戶的感謝信啦,我們收到客戶的錦旗之類的,都屬于此類。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握手、一聲感謝、一封感謝信,這個動作客戶要做出來,也是要下個小決心的,因為這是一個可做可不做的動作,如果客戶做了,說明我們還是在某個方面真的至少觸動了她。 2.感動的眼淚與行動 如果客戶用完了你的產品,哭了;當然這個難度有點太高,如果客戶透過您的服務后,哭了!這個可時有發生,客戶可能還會有感謝、錦旗呀等后續的一些表示感激的動作,這說明您的服務真不錯,已要給了客戶足夠大的驚喜,遠遠超出了客戶對這件事情的預期,所以他一定會有所表示。可能是行動,甚至是眼淚。 3.持續的合作與雙贏 其實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是與客戶持續的合作,我們可以持續的幫助到客戶,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我們也在有所收獲,這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所以如果我們可以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持續的合作與雙贏局面是最好不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