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城”,是對一個城市高等教育實力的肯定評價。現如今,很多城市在對外宣傳中喜歡這樣標榜自己,但大多數城市都是“虛有其表”。 真正的“大學之城”并非考量單個指標,應該是大學數量、大學生數量以及大學實力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評價。 去“大學之城”上大學,當然是有諸多好處的:首先是教育資源上,資源共享、第二學位等帶來便利;其次是在讀體驗上,大學除了學,也應該在實踐和生活讓自己更加成熟;最后是就業上,大學較多的城市,好的用人單位一般更愿意來校招。 2017年高考在即,小編今天為大家盤點五座當之無愧的“大學之城”,看看有你想去的城市嗎? 第五位:上海市 上海市普通高校數量49所,作為國家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這里的文化事業繁榮興旺,民眾受教育文化水平高,普通高校的'門'越開越大。 在上海讀大學最大的便利應該是就業和出國。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崗位多、待遇好,且作為開放程度高的城市,上海高校與國外高校交流多,為學生更加方面的出國學習交流提供了便利。 代表院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 第四位:南京市 南京市普通高校數量55所,作為六朝古都,既有自然山水之勝,又有歷史文物之雅,其城市綠化為全國之冠,此外,南京緊鄰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畢業生求職就業也十分便捷。 代表院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第三位:西安市 西安市普通高校數量50所,和南京一樣,也是歷史文化古都,高等教育實力雄厚。西安的區域位置既是優勢也是劣勢,中西部地區考生不想去太遠,西安就是不錯選擇;而東南部或沿海地區考生不想去太遠,西安就不會重點考慮。 代表院校: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 第二位:北京市 北京市普通高校數量87所,數量全國第一,高等教育實力也是全國第一。區域位置和政治地位絕對是北京讀書的優勢,資源豐富、交通便捷,且就業也十分便利。 代表院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 第一位:武漢市 武漢市普通高校數量69所,排名全國第二,但在校大學生人數全國排名第一,想必去過武漢光谷片區的人都會感受很深。 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造就了武漢國家重要科教基地的地位。 代表院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 當然,廣州、天津、成都等城市的高等教育實力也較強,但以上五所是小編心目中的“大學之城”,你同意嗎? |
|
來自: 命由心造191d2z > 《大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