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成上▲徐成上臨文征明小楷 ▲徐成上臨《靈飛經》 ▲計一諾作品 硬筆,通常指的是筆頭較硬的書寫工具,比如鋼筆、中性筆、圓珠筆、鉛筆等。據說古時候也有用竹子制成類似現代鋼筆的竹錐筆,不過傳說中王獻之用掃帚在墻上寫字,這掃帚應該不算是硬筆了。 硬筆書法的美,主要表現在筆畫、結構和章法上。用筆勁挺有輕重緩急,筆畫線條就有力量美。字形注意大小、均勻、正側,字形結構就有姿態美。布局整齊而有變化、多樣而又和諧,章法格式就有協調美。 可以說,書法的世界是博大精深的,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每一門都有很豐富的內涵。對于初學硬筆書法的人來說,還是宜從硬筆楷書入手。一方面楷書是大家接觸比較多的書體,容易辨識,能和大家原先的自身積累產生共鳴。另一方面楷書相對其他書體來說,標準更明確,更有方向性。 但是硬筆楷書要獲得豐富的營養,還是要從傳統書法中去吸取。中國的傳統書法經典浩如煙海,適合用作硬筆楷書臨摹范本的,主要是各種經典小楷。比如魏晉小楷、唐人寫經和趙孟公式、文征明等人的小楷。對經典的模仿,或者說臨摹,首先是筆畫形態上的比擬。毛筆的書寫,由于毛筆本身的特性,寫出的筆畫有比較強的粗細變化,筆畫的形態也是飽滿立體的。但是硬筆的筆性和毛筆差距很大,想要表現豐富的筆畫形態,那是難度很大的。然而,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主要是由豎線、橫線以及它們所派生的其它線條所組成的。這些線條以書法的形式反映出節奏的和諧,具有同樣的表現力。而筆畫的粗細、橫直、曲折、方圓的交替則會產生同樣的秩序感。 對于優秀的楷書作品來說,有序的含量在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初學者,就是訓練自己逐漸把無序的書寫轉化成有序的排列組合。任何一種書寫體系的字,只要是按書法藝術的需求來完成的,都會使觀者產生高度的美感,即使他不理解書寫的內容。漢字總的藝術結構的勻稱感、節奏感、和諧感,筆畫本身、筆畫之間的空白、筆畫與周圍空間的相互關系,這一切是由視覺對于現實接受的心理特征所決定的,就其本質而言,都是對有序的一種共鳴。 我們有了合適的學習范本,還要注意書寫工具的選擇。如果是鋼筆的話盡量采用書寫流暢,筆尖粗細適中的型號。現在也有一些專門的書法鋼筆,書寫效果也不錯。書寫用紙一般是用方格紙,但市面上的方格紙的格子大小多數是15毫米見方的,略偏大一些,像我自己平時都是設計一些14毫米見方的方格紙來進行練習。 正式練習的時候,我們須按照從小到大的原則來進行練習。也就是從筆畫、結構、章法一步一步深入。筆畫練習的難點在于既要把筆畫寫得勁挺,又要寫出筆畫的輕重粗細變化。古代經典的小楷作品,由于是毛筆書寫,筆畫中的粗細變化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我們在用硬筆臨摹的時候,想要表現出筆畫的豐富姿態,那是有難度的。最難的不是說寫不粗,而是在于細。比如捺畫的寫法,應該是從細到粗再到細,但是很多人卻寫不出這種細,這種控制用力的細微操作沒有經過訓練的確是很難做到的。 對于楷書的結構,首先是做到勻,其次是做到變化。猶如建造房屋,先要使得根基扎實、勻稱平穩,然后在上面想做什么造型,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都是可以的。 硬筆楷書的章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寫在格子中,有行有列,橫豎對齊,比如我臨的文征明小楷就是這種。還有一張就是計一諾小朋友寫的這種沒有格子,有行無列的形式。一般來說,初學時盡量采用有格子的章法,以寫整齊為目標。等到對字形大小控制得很嫻熟了,可以嘗試有行無列的形式。 總之,學習硬筆楷書,要選擇經典的范本,要選擇合適的工具,要從筆畫、結構、章法,一步一步漸進,相信通過努力,大家都能把硬筆楷書寫好。 前幾日看新聞,看到人類拍到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或許這代表著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但這并沒有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地球存在著,太陽存在著,黑洞存在著,宇宙還是那樣無垠,時間還是一去不復返。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堅持學習,每天讓自己的身體,或者精神,或者技藝有所得,那就是有意義的一天。 2019-05-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