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運輸的不斷發展,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在發展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被譽為連結貨主與承運人的紐帶,是國際貨物運輸的組織者和設計師。因此國際貸運代理專業不但要了解國際貿易的重點知識,同時需要與各個環節的部門相聯結,結合理論展開實際工作,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使得學生在上崗后能盡快適應崗位的需要。這就要求在國際貨運代理的教學工作中,即要有理論內容的講解,也要有實訓教學的開展。 1 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的特點 1.1 理論內容多 在國際貨運代理課程中,包含國際貨運代理責任險、國際貿易、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國際航空貨物運輸、國際陸路貨物運輸及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內容,知識涵蓋多,涉及面廣,考核全面。 1.2 可操作性強 在國際貨運代理內容中,包含了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流程、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的流程等可實際操作性知識,在國際貨運代理工作應用廣泛。這就不但要求學生學會理論知識,而且在以后工作中要學以致用。 1.3 與考證相結合 從近年來的國際貨運代理資格考試中分析,試卷的內容越來越靈活,擺脫了以往理論的考試模式,更能貼近工作中的要求。因此根據外貿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從業資格證考試對人才能力考核的標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方能勝任崗位職責,真正實現了“教學、考證、工作”三者的完美結合。 2 國際貨運代理設置實訓課程的必要性 國際貨運代理的課程不是一個孤立的模塊,它與其它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互動發展的。涵蓋了國際貿易實務、物流與倉儲、報關理論與實務、外貿英語等多方面知識。內容雖然全面,但如果只是通過理論講解,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只是達到書面理解的程度,不能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為凸顯“教、學、做”的統一,國際貨運代理實訓課程基于工作過程;以企業和崗位需求為導向;用什么,講什么;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國際貨代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企業的部門設置和崗位對應的能力要求及工作任務,按照不同運輸方式業務流程設定實訓項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設計項目任務,通過綜合的實訓訓練,把看似繁雜的業務流程與真實案例結合,使之與實際操作環節相連接,不僅強化所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們的上崗能力和創新精神,從根本上解決國際貨代課程人才培養內容脫節于職業崗位需求的問題,進而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體現實訓教學的重要地位,實現為企業輸送合格實用性的專業人才的目標。 3 國際貨運代理實訓目標 國際貨運代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國際貨運行業培養能夠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進出口單證業務、海陸空運輸操作業務、船代業務及堆場操作業務,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根據上述崗位的能力要求,可以將國際貨代課程實訓的目標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3.1 知識目標 掌握貨代海運出口及空運出口業務流程的基本操作;理解貨代公司各工作崗位職責;掌握海運、空運運費計算的基本知識及方法;能看懂租船合同條款;根據貨物在運輸時發生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判斷責任所在,找出解決的辦法,熟悉以后在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3.2 能力目標 一是掌握貨運市場客戶開發的方法,具備設計運輸方案、確定交易條件、簽訂貨代合同的能力;二是控制整體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環節的能力,包括不同運輸方式和不同貨物的業務操作流程;三是審核、繕制和簽發各種貨運單證的能力;四是代理國際貿易進出口及報關報檢業務的能力;五是能正確計算各種費用,并適時安排與承運人的結算;六是能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處理客戶投訴與糾紛的能力;七是對運輸貨物進行有效跟蹤,掌握規避風險的能力。 3.3 思想教育目標 具有責任意識,有嚴謹、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具有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具有協調工作的能力及組織能力;具有探索精神;遵守職業道德。 4 實訓教學的方式 4.1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在國際貨運代理課程實訓中,堅持“崗位主導”為方向。在實訓教學中可以利用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相結合的案例式教學;可以以直觀的職業活動為導向進行一體化的教學設計,采用以實現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法;可以采用以任務(問題)出發,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制作課件,分組討論,總結發言的任務(問題)驅動式教學;還可以根據某些教學內容的特點,特別是業務流程知識部分,認真進行環境和角色的設計,通過學生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扮演完成教學任務的職場情景化教學方法等。 4.2 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為了達到最好的實訓效果,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必須有機結合起來。校內實訓的核心是要按照國際貨代企業的具體崗位來設計實訓項目和任務,通過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完成實訓。當然,校內實訓還可以把企業引進來,以企業冠名、訂單式培養的方式,把企業的崗前培訓延伸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校外實踐主要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以簽定校企合作協議的方式,通過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形式與相關貨代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平時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與學生參觀訪問和實地調研了解實際工作情況。 5 國際貨運代理實訓內容與考核內容 實訓內容安排要打破目前大多數國際貨運代理教材經常采用的“國際貨代基本知識―海運貨代―空運代理―陸路貨代―國際多式聯運代理”的邏輯順序結構,根據能力目標來設計實訓項目,根據訓練具體任務實現實訓的目標,最后確定相應考核內容。將國際貨運代理的業務流程項目化、任務具體化、目標細節化。在操作中將具體的任務分配給學生,通過學生對每部分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對學生實訓的效果進行檢驗來完成實訓課程的考核任務(見表1)。 以上七個項目是根據國際貨運代理業務中所需要具備的基本內容與貨代實際業務流程來設計和實施的。這種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設計, 能讓學生根據貨代公司工作的要求將國際貨代流程中的職業崗位與各關系方、各環節工作與各項單證科學有效銜接起來, 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貨代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基于實際工作崗位開發實訓項目,以工作任務為驅動的思路來設計《國際貨運代理》課程的實訓教學,打破了傳統貨代課程的教學模式,解決了實訓項目中的載體設計。教學中實現了“教、學、做”的一體化要求,通過實際的流程與任務訓練,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