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苦薺公、苦齋、敗醬草、胭脂麻,苦益菜,萌菜。性味苦、寒、無毒;功效散瘀消腫,活血排膿.治腸癰有膿,血氣心腹痛,目赤障膜弩肉及敷瘡癤疥癬;主治闌尾炎、痢疾、肝炎、扁桃體炎、癰腫瘡毒等癥。 閩南民間常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肺癰、咽喉腫痛、牙周炎、痢疾、流行性腮腺炎、下肢潰瘍、濕熱黃疸、便秘等。 1治急性闌尾炎:白花敗醬草、三葉鬼針草、白花蛇舌草各30g,白芍、木香各10g,水煎服。 2治肺癰:白花敗醬草30g,魚腥草15g,桔梗10g,薏苡仁12g,水煎服。 3治咽喉腫痛:白花敗醬草30g,水煎服。 4治牙周炎:白花敗醬草30g,豆腐1塊,水燉服。 5治下肢潰瘍:白花敗醬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6治便秘:白花敗醬草30g,水煎,加蜂蜜沖服。 7治濕熱黃疸:白花敗醬草、陰行草各30g,梔子根15g,水煎服。 附注:孕婦忌服。 內容參考《閩南青草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