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痹湯 【組成】柴胡24g 赤芍15g 白芍15g 枳殼12g 川芎12g 茯苓15g 升麻15g 甘草12g 【功效】疏肝、健脾、和胃。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癥見脅肋脹滿疼痛,噯氣吞酸,食少納呆,大便時溏時瀉,舌胖大,質暗,苔薄,脈弦細。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服。 【方解】柴胡、枳殼一升一降而升降氣機,芍藥養陰養血與柴胡合用疏肝理脾,與甘草合用一酸一甘,具有緩急止痛之功。川芎為血中氣藥,與赤、白芍合用,使血行通暢,邪毒有出路。升麻、茯苓合用清熱利濕解毒,共奏疏肝理脾、調和氣血、清熱利濕、解毒透邪之功。 【加減】兼氣陰兩虛,加黃芪24g,生地15g;兼濕熱中阻,加青蒿15g,金錢草15g,大黃5g;兼痰濁壅肺,瘀血阻絡,加全栝樓15g,黃芩12g,百部15g,丹參24g;兼脾腎陽虛加鹿角霜15g,桂枝9g;吞酸嘈雜加吳茱萸、黃連,噯氣、呃逆、嘔惡加旋覆花、清半夏。 【點評】肝郁脾虛是乙型肝炎的病機之關鍵,因此調和氣血、疏肝健脾是治療本病的重要環節。本方在四逆散基礎上加用川芎、赤芍,疏肝健脾,且不忘理氣活血;另外,重視乙肝發病的根本原因——濕熱毒邪,伍用茯苓,既能健脾又能通利小便使濕熱之邪得以祛除;以升麻合甘草,既能振奮脾胃功能又能清熱解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