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養生 · 堵了三根血管,六年后恢復如初 長了良性瘤子,拒動刀帶病快活 這個中科院院士,了不得 他就是我們的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還是清華大學至今唯一的一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黃克智院士,今年已經90歲高齡。但是今天,我們發現他不但是學術界泰斗,還是全中國中老年會保養的代表人物! 你看黃老在清華大學大禮堂的演講簡直太震撼了,活生生的一本自我保健教科書: 5年前查出血管瘤,幸虧沒有隨便迷信醫生去手術,拒絕動刀卻收獲健康~ 13年前堵了三根血管后,不害怕,堅持鍛煉,最終醫生說“你不用再來醫院了”! 一生成就學術泰斗,卻說出了一句箴言:健康是人生成功之本! ![]() ▲ 黃克智院士,在作關于“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教師代表演講,圖片來源:清華園。注:本文小標題為為便利閱讀而提煉,其余字體為黃院士稿件原文,省略號處為節選 中科院士一輩子的經驗 健康是成功之本! 我叫黃克智,今年正好90歲,我20歲大學畢業,工作已經70年,其中有69年服務于清華大學,所以我可以算是一個真正的清華人了。…… ![]() ![]() “老化是正常的,不要害怕” 不該動的刀不動,堵了血管也要堅持身心愉悅的運動! 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要正確看待自己的健康狀況。人老了各種器官都隨著老化,這是自然現象,例如眼睛花了、牙齒掉了,甚至于腰酸背痛、行動不方便了,這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應該說是病,當然隨著個人先天、后天的各種條件會有所不同。 這些現象有人早出現,有人晚出現,也有的在有生之年從不出現。我要說的這種老化現象出來了,大家不要過于緊張、過于害怕,心態要放寬,有病治病。 親身經歷一:堵塞三根主動脈,6年后不用再去醫院 靠的就是一股韌勁! 這里我舉我本人的兩個例子。2005年我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動脈堵塞,堵塞最嚴重的一根已經達到75%,這個指標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線,許多朋友首先勸我停止打球,幾位大夫也勸我裝支架,不能再激烈運動。可是我的自我感覺良好,我不甘心就這樣變成一個病人。 ![]() 于是經人介紹我去看了阜外醫院當時的副院長楊大夫,一位年青的醫生,他幫我做了系列檢測后告訴我:“如果當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繼續打球。”這個結論讓我非常振奮。 六年后我去阜外醫院復查,掛了300元的特需醫生,見面不到5分鐘,就告訴我:“你的情況很好,以后不必再來了。”當時我就想:這300元真值,頓時覺得一身輕松。 ![]() 想血管暢通這樣做 血管病是個代謝病,人活著就要吃飯,體內就會產生代謝,吃糖會在血管上掛糖,吃油就會在血管上掛油。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不出問題只是使用的時間不夠長或者保養得非常好。一輩子遠離血管病,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動,想要血管暢通,“國醫大師健康”再給大家支幾招。 1六種食物通血管 蘋果:可使積蓄體內的脂肪分解,對推遲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作有明顯作用。 ![]() 海帶: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膽固醇、脂蛋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茶葉: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 大蒜:含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顯降脂作用。 洋蔥: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減少血管的壓力,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護心血管、降血壓,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2三件事要放心上 減肚子 肚子大,內臟脂肪堆積,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積,導致血流阻力變大,血管壁彈性變差。 把體重、腰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女性腰圍最好別超80厘米,男性別超85厘米。 別生氣 當人特別生氣時,心臟會釋放如兒茶酚胺、腎上腺素等物質,會進一步摧毀血管,在這個過程中機體還會釋放一些炎性物質,這些炎性物質可以刺激血管,生長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使已有狹窄、斑塊進一步發展,甚至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喝杯茶 ![]()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主要物質,可以防止微血管壁破裂出血,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可以每天泡一兩杯綠茶喝。 親身經歷二:幸虧沒有隨便手術,帶瘤生存反而快活! 告誡中老年人:年紀大了對手術要慎重! 我再舉個例子。5年前也是體檢發現我肝上長一個東西,B超不能定性,趕緊轉到協和醫院,誰知協和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三次CT、肝血池試驗……都是不能定性,最后那位大夫建議不管三七二十一,手術取出異物。 我們當時也不懂,認為早取出總比晚取出更好,便同意手術。碰巧當時沒有床位,要回家等待,這時我兒子從美國趕回來,堅持多找幾家醫院檢查,協和雖好,也不要在一家醫院等待。我們立刻聯系空軍總醫院和301醫院,幾位大夫同時會診,一下子拍了12張核磁共振片,有11張明確是血管瘤,另有一張看不清,結論是良性血管瘤。 第三天,協和現在的副院長、一位心血管專家告訴我,你幸虧沒有隨便手術,這個年齡不能輕易動大手術,往往會引起心臟出問題,必須要慎重,絕不能病況沒有搞清楚就動刀。 不久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浙江大學一位老師和我同樣情況,也是肝上長出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他就在對此物未定性的情況下做了切除手術,也是年過八十,手術后大傷元氣,半年時間就離開了,好險啊!這里我想說明一點,有了病,首先心態要好,別慌亂,有些東西是隨著年齡而來,不要輕易動刀,要記住,不管怎樣修復,老態是回不去的,必須和你長期共存的。 堅持鍛煉50年 健康生活一輩子! 第三,我想談談鍛煉。我認為健康的三要素是: 心態好;生活有規律;堅持鍛煉。 我從40歲開始,堅持每天鍛煉至今已五十年,鍛煉方式多種多樣,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又有興趣的項目,一開始我選擇跑步,每天清晨一個人跑到圓明園,又覺得一個人很無聊就一邊跑一邊聽耳機學日語和法語,幾年下來,我的日語和法語達到能看都懂技術書籍和文獻的水平。 ![]() ▲黃克智夫婦。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但時間久了總感到很寂寞,那時老伴退休了我們改為雙雙學打太極拳,堅持兩年,總覺得太極拳不出力,兩拳下來也不出汗,就改為游泳。我感受到游泳是一項非常全面的鍛煉,也很適合老年人活動。但是受游泳池開放時間的限制,如果游泳一小時,前后準備工作幾乎要花去三小時,一上午都沒法上班,時間的損失太大,最后我選擇打網球,我習慣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先做功課。6點出門到球場,一場球打下來出一身汗,回家洗個澡,一身輕松。早飯后就可以保持精神飽滿的工作。 這樣我可以鍛煉上班兩不誤,而且我們有一個非常友好團結的老年球隊,相互關心,相互照顧。這個團隊,這項運動,帶給我健康、快樂和友誼,是我晚年幸福生活中的一個重大源泉。 忠告 健康是人生成功之本! 最后談談我的成就。七十年來始終站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我培養的研究生已經超過了100名(他們當中已有5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們固體力學研究所培養出13名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獲得者,我本人獲得三次百優博士論文導師獎,我出版學術論文400余篇(獲3項國際最高刊物學術論文獎),我出版專著7部,其中有的已獲教育部優秀教材獎,我個人得獎50余項,其中有十項國家級獎勵,有六項是國際學術界重要獎項。1993年我獲得全國人民教師獎章。但我本人最看重的還是2004年清華大學頒發的“首屆突出貢獻獎”。因為這是清華大學對我一生工作的肯定。 這里加一句,黃院士的學習可沒有停止在獎項上,據《清華人》雜志顯示:黃院士50歲研究斷裂力學,60歲探索智能材料力學,70歲參與發展應變梯度塑性理論,75歲開始納米管力學性能的研究,78歲向納米尺度的力學進軍…… 64歲當選為中科院院士,76歲還評了一次院士——當選為清華大學至今唯一的一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我的這些成就都是我50歲以后獲得的。這就說明因為我健康、我壽長,所以我的產出就相對來說比較豐富;說明健康是多么重要。健康是成功之本! 內容來自新浪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