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chuàng):護芽媽媽 歡迎您的轉發(fā)、分享。
我行我素,不聽勸告的兵兵兵兵今年15歲,已經(jīng)開始上高中,外表看著特別陽光的兵兵,這個時期內(nèi)心脾氣特別差,也比較叛逆,而且經(jīng)常和父母發(fā)生矛盾,父母有時候生氣也會對孩子說,“你再這樣,以后我就不管你了,你自己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兵兵也總是從父母說,“不管我就不管,我自己一個人還過得輕松,省的煩我。”父子倆總是如此,經(jīng)常這樣的對話,讓一旁的母親也不知道該如何插手,有一次,也許也是世界矛盾的激化點,父子關系徹底崩裂。 兵兵是家里的獨生子,所以父母的所有心思都在兵兵一個人身上,已經(jīng)進入高中的兵兵在成績上屬于中等偏上型。即使是這樣,父母也從未對他有過放棄,都希望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一個名牌的大學。這次模擬考試,由于兵兵的失利,并沒有考到一個很好的成績,兵兵對自己很失望,也比較生氣,拿到試卷之后,就帶回了家。 吃飯的過程中臉色一直不對,爸爸就問怎么了,是不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聽完爸爸的這句話,兵兵火氣突然很大:“比上次考的還差呢,我也沒有辦法,我已經(jīng)努力了,就是這樣。”爸爸看著冰冰的態(tài)度突然很生氣,“你考得不好你還有理了嗎,我看你你不是學不好,就是不想學。”兵兵也不想解釋,直接和爸爸說是的,“我就是不想學了,怎么辦。”看著孩子的態(tài)度,爸爸氣得火冒三丈,拿了身上的皮帶就想抽孩子。還好媽媽在中間攔著,要不然一場矛盾一定會激發(fā)。從那以后兵兵更是無法無天,無從管束。
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考慮是否是自身的原因,為什么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之下特別的懂事,聽話,而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聽話呢,有些話父母是說了,但是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在孩子看來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孩子注重的是話的重要性,所以家長如果說了這句話,就一定要注意言行合一,不要在孩子下次犯錯的時候,又不去在乎孩子的錯誤。
孩子一生會出現(xiàn)很多的叛逆期,這些叛逆期到來的時候,父母一味的對孩子批評,恐嚇,是最容易導致孩子不聽話。就比如兩至三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不聽話,讓他不要自己吃飯,他非要自己吃飯,讓他不要自己穿衣服,他還非要自己想穿衣服,關鍵是什么都做不好,搞得亂七八糟。父母有時候對孩子加以管束,但是有時候孩子脾氣倔強,父母就隨他。一時的放任不管,更為讓孩子覺得無所謂。所以孩子不聽話這都是父母的問題。 不想讓孩子在不聽話的路上越走越遠 ,還要注意這幾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父母說的不聽,不管,不理。父母如果不想孩子在這條不聽話的路上越走越遠,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問題,尤其是以下幾點不要觸碰。 1、避免欺騙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總是喜歡先用恐嚇性語言去嚇唬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聽話。比如孩子上街遇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想買,父母不同意,孩子在玩具周圍鬧騰,撒嬌,父母就欺騙孩子爸爸媽媽這次沒用帶錢,我們下次出來買好嗎?聽完父母說這句話,孩子依舊鬧了一會,但是很懂事的回家了。下次和父母再次出來的時候,孩子忘記了,父母也不提。再出現(xiàn)類似事件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明白,父母所說的話都是騙人的,就是想讓自己不買,這種情況下孩子怎么可能去聽父母的話呢。甚至在這條不聽話叛逆的路上越走越遠。 2、避免體罰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也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能打,要耐心說教。父母在和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時,有些父母就比較沖動,會動手打孩子,殊不知孩子越打越叛逆,越打離自己越遠。尤其是有些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最不應該做出體罰孩子的行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家長一味的想利用暴力將孩子的脾氣,不聽話壓下去,孩子的內(nèi)心覺得不平,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隔閡,從此遠離父母,父母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越會去做。 3、總是強加給孩子抵觸的東西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于自我,忽略了孩子的主體思想。認為孩子小,思維不成熟,自己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有權利給孩子提供正確方向,即使孩子現(xiàn)在不喜歡,將來也會因為此刻而感到驕傲。比如孩子明明不喜歡跳舞,因為家長自己覺得跳舞有前途就強塞給孩子,孩子不喜歡,又怎么會學好,帶著叛逆的情緒去學習,又怎么會理解父母。孩子抵觸的東西,父母不應該強塞,如果是非做不可,可以試著溝通孩子抵觸的原因,幫助孩子克服,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 讓孩子主動聽話,怎樣引導?家長每次看到其他聽話的孩子,內(nèi)心都羨慕不已,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個小霸王,一定也不聽話呢?其實在發(fā)生問題時,正確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解決內(nèi)心的問題,得到的結果意想不到。 1、提要求時聽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給孩子提各種各樣的要求時,不是必須要做,孩子不是任父母擺弄的木偶,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總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怎么會開心。這就是很多強勢的父母和孩子為什么無法很好相處的主要原因。父母提出要求,履行者事件的主體是孩子,尊重孩子,需求孩子的意見是彼此溝通的前提。要想讓孩子聽話,首先父母需要站在和孩子同等角度上,讓孩子感受到公平,這樣才能夠樂意的去做。 2、將需要孩子做的事 ,加上他自己的想法 父母需要孩子做一件事,這件事是對孩子有好處的,孩子只是暫時不明白,所以不愿意去做,這時候父母就要巧用方法,讓孩子聽話。傾聽孩子的聲音,例如想要孩子做這件事,父母答應孩子買一個玩具類似的。或者事件如何做加上孩子自己的想法,但事后也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做的一切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孩子。讓孩子了解其中的利害關系。 3、贊許孩子的行動 當孩子完成了家長的要求,家長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情指指點點。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先贊揚孩子,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后通過轉折的方式告訴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哪些方面只要稍微改進,會更加的完美。通過這種方式的溝通,孩子怎么會不聽話呢? 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的叛逆折,都是在后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和外在的環(huán)境所導致的,父母只要把好自己這一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到言行統(tǒng)一,言傳身教,沒有不聽話的孩子。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煩惱,需要傾訴和解決,歡迎發(fā)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