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2018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182所高校或單位撤銷489個學位點。其中,山東省內共撤銷24個學位點,增列11個學位點,涉及青島六所高校。 青島高校撤銷的學位點數量約占省內半數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2018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182所高校或單位撤銷489個學位點。 從撤銷學位點較多的省份來看,北京市撤銷的最多,高達60個,山東省24個,排名第八,而青島高校撤銷的學位點數量約占省內半數。 

山東省內撤銷學位點最多的院校為中國海洋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均為4個,另外山東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多所院校都有相應調整。 如此大幅的撤銷學位點,在讀學生怎么辦呢?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此前下發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動態調整辦法》,主動撤銷的學位授權點在3年內實行有限授權,須停止招生,但保留對已招收研究生的學位授予權。3年期滿后完全撤銷授權,仍未畢業研究生由學位授予單位轉由本單位其他學位授權點培養并授予學位,或向其他學位授予單位申請授予學位。 增列學位點遠少于撤銷學位點 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即將開展和國家雙一流計劃中期考核的背景下,高校大幅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 從1999年開始,我國大學開始了快速擴招的歷程,十幾年間在校生人數增長近10倍。為了招到學生,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熱衷于爭搶和學校學科發展整體規劃不符的學位點,準備得并不充足便貿然“上馬”,導致教育質量難以保證、人才培養績效偏低。 對學位授權點進行動態調整,是對過去高校等單位盲目追求專業設置“高大全”的糾正。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整體而言,這顯示出在過去幾年,很多學校學位點設置的過熱和對專業成熟程度認識不夠。現在撤銷,是一種回歸,回歸到相對冷靜、相對理性的狀態。”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指出,將學科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基礎。 同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開展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動態調整工作的通知,決定自2016年起,將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動態調整工作的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 如果說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加法,那么,學位授權點的撤銷則是必要的減法。學位授權點“終生制”的打破,對規范高校辦學、釋放高校活力,讓高校在合格基礎上辦出高質量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學位授權點“有上有下”、“有增有撤”將成常態,這也要求各所高校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優化學科結構,盡快增強學科核心競爭力。 2016年,全國25個省份的175所高校大幅撤銷了576個學位點,178所高校增列了366個學位點。 2017年,共有25個省(區、市)的129所高校撤銷了340個學位點,此外,共有24個省(區、市)的87所高校增列了184個學位點。 2018年,共有29省份182所高校或單位撤銷了489個學位點,與此同時,共有28個省份的147所高校或單位增列了218學位點。 從2018年撤銷學位授權點較多的學科來看,工程碩士(項目管理)最多,共有24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被撤銷,青島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均撤銷了此學科的學位點。 從開始實行學位點動態調整至今,增列的學位點均遠低于撤銷的學位點,以今年青島為例,中國海洋大學是增設學位點最多的學校,共增設了三個學位點,分別是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農林經濟管理的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減少教育資源浪費 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是國家在科技、研究和創新方面保持領導力的關鍵組成部分,是知識經濟時代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環節。 
對于學校來說,理性的優化學科布局在學科評估中可以避免弱學科“拖后腿”,有利于在合格基礎上辦出高質量的教育。 在城市乃至國家層面,則有利于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對接社會需求,填補行業短板,同時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 對于那些人才已經相對飽和的行業,可以減少相關的教育資源的投入,而對于人才需求大的新興產業或朝陽產業,則可以通過增設學位點等途徑促進人才的選擇。 評估系統的完善加強和學位授權點“有增有撤”的常態化演變,也有利于改變部分高校“重申報、輕建設”的錯誤認知。用全校的精力爭搶碩博學位點,以謀求更多更優質的辦學資源,不是不可以,但不是爭取到了就萬事大吉了,建設資金、科研設施、人才引進等后續都要持續跟進。 改革中的“減法”并不容易做,但連續三年大幅的撤銷學位點,折射出各授權單位對于學科群的通盤規劃,也意味著高校的發展思路正改為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成為高校發展的奮斗目標。
|